2024年四季度货政报告点评:1%时代 央行关注什么?

股票资讯 阅读:38 2025-02-14 19:59:40 评论:0

事件描述

      2025 年2 月13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4 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24 年末10Y国债下行至1%+水平,这是经济预期、通胀预期、资金流动、机构配置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背后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新特点和对货币政策的新要求,央行关注点又有怎样调整?

      事件评论

      流动性充裕是基本要求,央行仍致力于推动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下降。2024 年四季度超储率逆季节性回落至1.1%,或与四季度置换债发行、银行资金运用较为充分有关,期间央行通过净买入国债、买断式逆回购及时提供流动性支持,保持流动性充裕。2024 年12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环比回落33BP 至3.82%,企业、个人住房贷款环比回落17BP、22BP 至3.34%、3.09%,处于历史最低水平。对于利率政策,央行将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调整为“下降”,且新增“加强利率政策执行”,这意味后续不仅有降息,且央行更重效果。

      1%时代的背后是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老龄化新阶段,央行致力于不断丰富货币工具箱,以应对实体经济和宏观调控的新要求。本次报告5 个专栏,均在介绍央行的各类货币工具。专栏1 回顾央行完善公开市场操作体系的诸多举措,包括明确7 天OMO 利率为政策利率,开展国债买卖和买断式逆回购丰富流动性补充方式,创设互换便利、打通向非银提供流动性的渠道。专栏2 重点介绍央行创设两个资本市场支持工具的初衷、参考的国际经验、作用效果,目前两项工具分别有1050 亿、600 亿。专栏3 回顾了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动态调整历史,且始终围绕服务于宏观调控的核心使命,值得注意的是,2003-2011 年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从6%一路提升至20.1%,2013 年以后,从20.1%一路降至6.6%,若未来经济金融形势有变化,或意味着存款准备金制度会有更多革新和超常规。

      专栏4 介绍再贷款工具的创设历程,在财政资金未能完全顾及、社会资金进入意愿不足而又亟需加强支持的领域,结构性再贷款可以发挥引导作用,截至2024 年末结构性工具余额6.3 万亿,占央行总资产的14.2%。专栏5 强调构建养老金融发展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未来思路。

      要增长、更要发展,强调把创新、市场、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等优势转化为发展实绩。对于全球经济形势,央行关注三点:1)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2)主要经济体政府换届后贸易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地缘政治风险依然较高,贸易增长前景面临诸多挑战;3)而贸易政策变化和地缘政治风险下,通胀风险仍需警惕。对于国内经济形势,央行重点强调,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要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要正视困难、坚定信心,进一步发挥我国强大的创新能力、超大规模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丰富且质量较高的人力资源等优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提振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推动新旧动能平稳接续转换,着力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

      1%时代对货币政策的需求更加复杂,适度宽松总基调下,央行降息或更挑时机。(1)在政策基调上,2024 年四季度货政报告更加积极、也更加言简意赅,要实施好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2)最终目标上,汇率新增“稳定市场预期”,叠加央行近期整体调升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短期稳汇率重要性抬升;通胀相关表态没有改变,“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仍是重要考量,但央行认为2025 年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落地后,支撑价格回升的有利因素增多;支持实体层面,存量商品房和存量土地从“积极支持”增强为“加大盘活力度”,关注后续相关结构性工具的使用进度,以及和土储专项债的配合效果;(3)中介目标上,“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意味着社融、M2、M1 的增速区间在5%-8%左右,目前M1 增速仍偏离区间,关注2025 年新M1 口径的后续修复状态。(4)落实到操作目标上,适度宽松、流动性充裕、融资成本下行是客观要求,但外围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和通胀风险或影响国内外降息路径,年内降准降息仍可期待,但央行或“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及时回应实体经济、资本市场的需求。

      风险提示

      1、海外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增大;2、国内政策力度不及预期。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于博/宋筱筱/蒋佳榛 日期:2025-02-1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