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泡沫:日本股市低利率时代的攻守之道(上)

股票资讯 阅读:90 2025-03-05 09:26:20 评论:0

低利率时代的股市演绎路径

    日本1990 年泡沫破灭后,进入了长时间的低增长、低利率时代。此前推出的日本高股息复盘报告更侧重于讨论日本红利风格的表现,而日本低利率时代系列报告旨在分析日本1990 年经济泡沫破灭后的股票市场表现,重点复盘不同阶段的行业轮动特征,识别各时期宏观环境中的领涨行业及穿越周期的个股,并剖析其背后的驱动因素,寻找低利率时代下的“赢家基因”。本篇是我们系列报告的第一篇,将会重点分析日本1985-1997 年宏观环境和权益市场表现。

    红利 VS 成长:国债利率+经济快速下行期,红利是绝对的防御首选国债利率+经济快速下行期,红利是绝对的防御首选。提及日本90 年代的权益市场表现,市场通常的反应是“红利的时代”,但通过详细的复盘,我们发现,只有当低利率+低增长+产业增长停滞时期,红利成为当时宏观背景下时间的唯一朋友,典型如1997 年日本政策转向叠加金融危机下的下跌时期,以公用事业为代表的红利资产表现出明显的抗跌能力,而当这三个条件有其一出现瑕疵时,红利或能跑赢指数但并非唯一的选择。

    泡沫期:流动性驱动普涨,成长泡沫的狂欢

    泡沫期(1985-1989):利率快速下行带来的流动性宽松,估值驱动下的成长泡沫狂欢。1985 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被迫升值的压力触发日本央行开启大规模的货币宽松。政策制定者将官方贴现率从5%快速降至1987 年的2.5%历史低位,同步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在此背景下,大量的流动性注入资本市场,市场估值快速拉升,日经225 快速上涨,通讯、房地产、能源等表现靠前,科技、医疗保健等表现靠后,典型的红利行业公用事业同样表现较为靠后。

    崩盘期:泡沫破灭,红利风格的觉醒

    崩盘期(1990-1992):政策转向下的泡沫破灭,红利风格的觉醒。为应对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压力,日本央行在1989 年开启加息,货币政策的转向迅速传导至实体经济,日本实际GDP 增速快速下滑,伴随着居民消费支出和私人企业设备投资同步下滑。流动性退潮刺破资产泡沫,外部需求萎缩加剧困境,资产价格快速下跌,上市公司出现“戴维斯双杀”。泡沫破灭下拥有高股息的公用事业和需求刚性的医疗保健、必选消费在这段时期表现出较为优秀的抗跌能力。

    政策救市期:政策托底,结构性反弹与分化

    政策救市期(1993-1997):政策宽松与结构性困境。在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衰退,为了应对这种衰退,政府开启大规模财政刺激,货币政策同步宽松。这一时期政策短暂拉动经济回升,GDP 增速从低位反弹,股市出现阶段性修复。在前期政策取得初步成效后,日本政府在1997 年上调消费税,政策转向下日本实际GDP 增速二次探底。权益表现上,与当时的政策节奏一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1993-1996 年,政策支持下的反弹期,1993-1994 年演绎财政政策刺激托底下的超跌反弹,核心资产领涨;1995-1996 年日本政府成立股市安定基金,叠加日元贬值出口回升,科技及出口链阶段性反弹;2)第二阶段:1997 年,政策转向叠加金融危机下的下跌期,公用事业等红利资产相对抗跌。

    风险提示

    1、历史经验仅供参考;2、统计数据出现偏差;3、政策力度不及预期;4、全球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戴清/胡飞 日期:2025-03-0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