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研报 非银行金融行业点评: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拟调整,真实反映资产质量

非银行金融行业点评: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拟调整,真实反映资产质量

行业研报 97

  事项:

  2024年8月2日,为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修订形成《保险资产风险分类办法(征求意见稿)》,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平安观点:

  《征求意见稿》借鉴商业银行监管实践经验,完善固定收益类、权益类、不动产类资产分类标准,并对金融产品风险分类提出穿透要求。具体来看:修订背景:2014年,原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风险五级分类指引》,试行保险资产风险五级分类机制,将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资产。近年来,随着保险资金投资范围不断拓宽,投资结构更加复杂,保险投资面临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权益价格风险、房地产价格风险等,现行资产分类范围和分类标准有待完善。

  1)固定收益类资产:按照其风险程度实行五分类法,即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资产。调整了固定收益类资产本金或利息的逾期天数、减值准备比例等标准,与商业银行保持一致——本金、利息或收益逾期超过90天(此前≤60天)或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即归为次级类,逾期超过270天(此前>60天且≤180天)或资产减值准备占其账面余额50%以上归为可疑类,超过360天(此前>180天)或减值准备占其账面余额90%以上归为损失类。

非银行金融行业点评:保险资产风险分类拟调整,真实反映资产质量

  2)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实行三分类法,即正常类、风险类、损失类,后两类合称风险资产。要求穿透识别被投资企业或不动产项目相关主体的风险状况,根据底层资产出现风险情形占比以及预计损失率指标来判断资产分类档次。

  《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保险公司重点关注不良资产或风险资产、频繁下调分类的资产,以及公允价值长期低于账面价值的长期股权投资等资产,动态监测风险变动趋势,深入分析风险成因,充分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及时采取风险防范及处置措施。

  投资建议:《征求意见稿》按照资产风险实质确定资产的分类范围,有利于全面评估保险公司投资风险,真实反映资产质量。保险股股息率较高、2024全年有望延续负债端改善之势,目前行业估值和持仓仍处底部,看好行业长期配置价值。个股建议关注中国太保、中国人寿、新华保险。

  风险提示:1)权益市场波动导致利润承压、板块行情波动剧烈。2)寿险新单与NBV不及预期。3)监管政策不断趋严,影响程度可能超过预期评估情况。4)产险赔付超预期导致承保利润下滑。

平安证券 王维逸,李冰婷,韦霁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