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研报 公用事业2024年第31周周报:碳排放双控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文件密集出台

公用事业2024年第31周周报:碳排放双控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文件密集出台

行业研报 70

公用事业2024年第31周周报:碳排放双控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文件密集出台

  投资要点:

  推荐组合:1)低协方差资产组合:长江电力、华能水电、国投电力、川投能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2)低协方差扩散组合:上海电力、黔源电力、湖北能源、皖天然气;3)绿电组合: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中国电力;4)电力设备组合:东方电气、理工能科。

  部分推荐组合回顾(等权):本周推荐组合(长江电力、华能水电、国投电力、川投能源、中国核电、中国广核)下跌3.2%,沪深300下跌0.2%,同花顺全A上涨1.1%,主动股基上涨1.4%,推荐组合跑输沪深3003.0个百分点,跑输主动股基4.6个百分点。2024年以来推荐组合上涨32.86%,沪深300下跌0.06%,同花顺全A下跌8.44%,主动股基下跌7.56%,推荐组合跑赢沪深30032.92个百分点,跑赢主动股基40.42个百分点。

  公用事业:1)国务院印发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多项规定出现实质性变化。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提出:“十五五”时期实施以强度控制为主、总量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

  从文本措辞来看,我们认为多处细节有实质性变化,需要引起注意。具体而言,文件在“推动将碳排放指标纳入规划”条目中,明确规定“十五五”时期,将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展开碳排放总量核算工作(文本理解是不约束碳排放总量),不再将能耗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该条款较之前能耗双控政策有实质性变动。需要明确的是,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耗双控,与直接进行碳排放双控并不是一个概念。无论非化石能源是否纳入计算,能耗双控最终控制的仍然是能源消费量,单位是标准煤,是一个热值概念。一方面,不同化石能源品种,单位热值的碳排放量不同。另一方面,二氧化碳排放源不仅仅是化石能源,还包括工业过程,典型如碳酸盐分解。

  可以看到,从大的框架来看,从“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耗双控”,与直接进行“碳排放双控”,存在实质性变化,企业减排的形式更加灵活化、多样化。该文件未提及“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考核(如甲烷、氢氟碳化物等),因此利好低碳高热值能源,如天然气。

  最后,文件值得期待的是提出碳达峰后,实施以总量控制为主、强度控制为辅的碳排放双控制度。从政策原理来看,控制强度的目的是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更利好相对低碳的能源(如高效煤电机组、天然气等),而非不稳定的零碳能源(如新能源、水电等),总量控制则相反,更利好零碳能源。从文件精神来看,我国在碳达峰之前,仍然不激进控制碳排放总量,而是将更大精力放在产业结构调整上。但是从预期的角度看,我们分析由于近年来碳市场建设持续低于预期,且此前文件对能耗双控、碳排放的控制均偏向强度控制,而非总量控制,部分投资者认为强度控制或为我国的“永恒状态”,对新能源长期不利,此次文件明确了碳达峰后,重点将转向总量控制,有望打消相关顾虑,为新能源更远期的发展提供确定性。

  2)2024年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大幅提高绿电利好密集出台。8月2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下发《关于2024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包括:2024年、2025年,各省可再生能源电力和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2024年、2025年电解铝行业绿色电力消费比例。

  我们分析该文件值得注意的有三点,其一是消纳责任权重空前提高。2024年非水消纳责任权重不仅远远高于2023年权重,同时远远高于2023年提出的2024年非水消纳责任权重预期值。第二个需要关注的点是,首次针对特定行业(电解铝)提出了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第三个需要关注的点是,文件提出确定电解铝行业企业清单,按其年用电量和国家下达的绿色电力消费比例核算应达到的绿色电力消费量,以持有的绿证核算完成情况,与此前生态环境部文件有根本性差别。

  从整体来看,结合此前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拟实施存量高耗能企业可再生能源电力强制消费机制(征求意见稿),近期强制高耗能企业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机制密集出台,有望对绿电收益率形成一定保障。内蒙古7月17日发文提出各盟市综合考虑本地区节能目标完成进度、项目能效水平、能耗强度水平以及存量挖潜等因素,合理确定高耗能企业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但是对比之下,内蒙古政策提出实行以物理电量为基础、绿证交易为补充的可再生能源消费量扣除政策。而此次全国性文件突破明显,真正做到了“证-电分离”交易,打破绿电交易的物理限制,促进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内消纳,提升绿证价值。

  推荐港股低估值龙源电力、大唐新能源、中广核新能源、中国电力,建议关注新天绿色能源;推荐A股新能源运营商三峡能源,建议关注金开新能、新天绿能、嘉泽新能。

  风险提示:电力市场化改革程度不及预期,碳市场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华源证券 查浩,刘晓宁,邹佩轩,邓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