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7月金融数据点评:信用需求探底,等待财政发力
投资要点:
央行发布7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人民币贷款余额251.11万亿元,同比增长8.74%。7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600亿元,同比少增859亿元。人民币存款新增-8000亿元,同比少减3200亿元。
信贷结构偏弱。居民贷款需求偏弱。7月居民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分别新增-2156和100亿元,同比分别多减821和多增772亿元。居民短期贷款连续6个月同比少增,指向消费仍然偏弱;居民中长贷的同比多增或与低基数有关,去年7月居民中长贷在居民提前还贷等因素影响下呈现出明显回落的特征。企业中长贷明显少增。企业短贷新增-5500亿元,同比多减1715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300亿元,同比少增1412亿元;票据融资新增5586亿元,同比多增1989亿元。7月企业端贷款主要由票据融资支撑,而企业短贷及中长贷均走弱。企业中长贷的明显少增,表明实体融资意愿不强、专项债等财政资金落地效果偏弱,或与地方债务风险加速化解对基建投资和平台融资的去杠杆有关。
投资建议:7月社融数据、金融数据继续偏弱,流向实体的信贷投放同比明显少增,M1降幅扩大,再创历史新低。在新旧动能转换下,仅靠经济内生式、自发式的企稳有一定难度,预计信用需求的改善还需等待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起效。金融监管总局披露二季度银行业净息差为1.54%,环比一季度末持平,尽管新发放贷款利率仍在下行,但前期叫停“手工补息”、智能通知存款等高息存款、降低存款利率等举措,对负债端缓释效果已逐步体现,行业净息差已有企稳迹象。当前银行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在资产荒大背景下,高股息绝对收益仍是板块长期投资逻辑,当前投资者风险偏好偏低,可关注具备防御属性的国有大行,如建设银行。随着美元逐步进入降息周期,或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建议关注银行中的核心资产,如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
风险提示:经济增长不及预期;息差收窄超预期;资产质量大幅恶化。
财信证券 刘敏,洪欣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