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四问四答:保健品是否还是一门好生意?
保健品是否还是一门好生意?
老龄化叠加健康意识提升,保健品年轻化、下沉化发展,行业规模由 2013 年的 993亿元增至 2022 年的 2989 亿元, CAGR 达 13%,未来三年增速仍有望维持在 6%左右,景气度领先于消费品其他子版块。 但对比海外,我国保健品人均消费额仅为美国的 14%、 澳大利亚的 22%,渗透率提升空间充足,我们认为保健品仍是一门好生意。
渠道结构如何推演?
参照美澳,我们认为消费者教育程度、产品可得性与渠道价差均会影响保健品行业的渠道结构。随着认知提升,消费者对于渠道专业性要求趋弱,更多的关注价格,而电商平台产品可得性、性价比优势突出,我们认为线上转型以及轻资产运营的趋势明确,同时看好线下渠道价格体系进一步优化: 2019-2023 年线上渠道销售额 CAGR 为 11%,同期药房专营店、直销、商超销售额 CAGR 分别为-3%、 -9%、 -4%。
2018-2023 年我国保健品进口额维持正增长态势, 2023 年达 67.39 亿美元, CAGR为 17.49%。其中美国、澳大利亚稳居前两甲, 2023 年进口额占比分别为 18%、 14%:(1)美国保健品采取备案制, 审核宽松,创新应用领先,进口的是“新技术”;(2)澳大利亚对于保健品的监管归于补充性药品类目, 监管严格,进口的是“高质量”。
行业竞争走向何方?
随着批文审批效率提升以及线上化转型,国内保健品行业长尾化趋势明显,竞争有所加剧: 2014-2023 年行业 CR5/CR10/长尾公司占比分别+3/4/6pct。复盘美国保健品行业的极致竞争,药企在保健品领域脱颖而出,反映消费者对于产品研发及质量的诉求愈发突出, 我们认为研发优势强、产品质量佳的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具备研发、质量优势的龙头企业
老龄化叠加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保健品年轻化、下沉化发展, 我们看好食品饮料(保健品) 行业前景,行业有望持续扩容,给予“强于大市”评级。 参照美澳,我们认为本轮渠道结构的调整本质上归于利润的重新分配, 线上化趋势不可阻挡,同时竞争压力仍存, 研发优势强、产品质量好的龙头企业有望持续受益, 推荐具备研发优势的代工龙头仙乐健康,建议关注积极拥抱线上转型、期待新品逻辑的汤臣倍健、 H&H 控股。
风险提示: 食品安全风险、渠道拓展不达预期风险、原料价格上涨风险
国联证券 刘景瑜,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