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建筑周观点:提示新基建:运河与核建
封面观点:
(一)运河时代,新基建赋能“一带一路”:①运河是一种新型基建形式,例如平陆运河、湘桂运河、荆汉运河、浙赣粤大运河、三峡水运新通道等。详细请参考报告《“一带一路”系列(5):平陆运河的启示:向海图强,重塑格局》。②8月5日上午,中国柬埔寨合建的德崇扶南运河开工(中国交建子公司参与承建),是柬埔寨首个将湄公河系统与海上航线连接起来的历史性运输项目。③安徽江淮运河在去年底通航,降低沿线工业企业物流成本5%-10%(根据安徽交通厅测算)。运河板块建议关注【北部湾港】【中国交建】【易普力】【广东宏大】【国泰集团】【华润建材科技】。
(二)核电项目一次性投资金额大、产业链条长、建设周期长,大型核电项目历来是稳增长的利器,例如我国在2008年核准14台核电机组、2015年核准8台、2022年核准10台。2019年起我国核电核准重启,“十四五”以来核电政策转向积极,2022-2023年单年核准的核电机组均达到10台,核电景气度加速上行。核能是清洁高效的非化石能源,同时可以适当调峰运行,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远低于发达国家及全球平均水平
(2023年我国核电发电量占比4.6%、全球平均9.1%),核电资本开支确定性高。当前宏观环境下,核电有望再次作为拉动内需的重要方向,关注核电机组审批节奏。
核电建造方向推荐【中国核建】,详细请参考报告20240620《中国核建(首次覆盖报告):国内核电建造龙头,充分受益行业资本开支加速》。核电站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全周期一般需10年、其中主体工程建设一般需5年。核电核准重启带动行业资本开支明确上行,2021-2023年我国核电投资额增速分别为42%、26%、40%,2024年1-6月投资额同比+13.5%。中国核建2023年核电工程业务收入239.26亿元、同比+43%,同步高增。个股角度,关注①核电工程业务占比逐步提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改善空间大
(2023年核电工程业务毛利率13.49%、收入占比22%,公司整体毛利率11.35%)。
(三)民爆:收购整合加速,供给逻辑厚积薄发。新疆、西藏地区民爆高景气,头部企业收购扩充产能后,有意愿以及能力将闲置产能转移至高景气的新疆、西藏区域。通过并购,头部民爆航母加速形成、规模优势有望继续扩大。建议关注【易普力】【高争民爆】【雪峰科技】【广东宏大】【江南化工】【凯龙股份】【国泰集团】。
(四)多个一线城市即将收储商品房。①8月16日,根据证券时报,南京市计划出台收购已建成未出售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方案,杭州市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相关政策目前正在研究制定中,此外还包括天津、成都、青岛等。②8月7日,深圳市安居集团宣布拟开展收购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工作;③8月9日,华发股份公告开展存量商品房及配套车位交易业务(含达到预售条件的房源),总交易金额不超过120亿元。后端存量装修受益,建议关注【兔宝宝】【北新建材】【伟星新材】【三棵树】。
(五)水泥行业继续“反内卷”。多地协会倡议共同抵制“内卷式”竞争,短期效益在于价格修复+企业止损,长期效益在于双碳要求下的资源品经济效益提升。定量角度,我们认为,水泥价格弹性的重要性高于产能利用率,Q2以来行业自律错峰力度加强,效益明显。投资角度,海螺水泥作为建材板块唯一拥有千亿市值的周期标的,前期受益大盘股风格+红利风格(错峰限产加强是水泥行业能够成为红利风格外溢延伸的催化条件),而在8月的淡旺季转换期,我们认为属于水泥的“复苏驱动”逻辑将逐步成为主导。A股重点关注【海螺水泥】【华新水泥】【塔牌集团】,港股重点关注【华润建材科技】。(六)药包材行业景气持续。①中硼硅模制瓶行业需求持续旺盛,龙头【山东药玻】产品持续放量,“40亿支一级耐水药用玻璃瓶项目”稳步推进;②成本弹性逻辑继续演绎,我们测算,假设其他成本不变,纯碱价格每下降100元,公司模制瓶毛利率可提升约0.46pct。建议关注【山东药玻】(对应2024年归母净利仅15X)。
(七)建议关注类银行资产,低估值+高股息的【中国建筑】,2023年分红率20.82%,对应8月16日收盘价,股息率TTM为4.81%。PB(LF)为0.56x,PE(TTM)为4.3x。2024上半年建筑业务新签合同额同增13.7%。
(八)建议关注超跌品种中材国际、高股息隧道股份。
风险提示:基建项目落地不及预期;地产政策变动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变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