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行业研报 电子:台积电收购群创5.5代厂房,封装/面板格局有望改变

电子:台积电收购群创5.5代厂房,封装/面板格局有望改变

行业研报 66

  事件点评

  根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 8 月 15 日台积电正式发布讯息, 将以新台币 171.4亿元购入群创光电的南科 4 厂 5.5 代厂房。

  台积电收购扩产能/群创出售求多元化发展, 共同发力先进封装市场。 (1) 台积电: 已组建 FOPLP 团队, 力争 2027 年量产。 根据工商时报 19 日报道, 台积电首席执行官魏哲家确认, 台积电正推进扇出式面板级封装(FOPLP) 工艺,目前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研发团队和生产线, 只是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相关成果可能会在 3 年内推出。 台积电计划研发长 515 毫米、 宽 510 毫米的矩形半导体基板, 将先进封装技术从 Wafer leve(l 晶圆级) 转换到 Panel leve(l 面板级)。台积电发展的 FOPLP 可视为矩形的 InFO, 具备低单位成本及大尺寸封装的优势, 在技术上可进一步整合台积 3D fabric 平台上其他技术, 发展出 2.5D / 3D等先进封装, 以提供高端产品应用服务, 目前产品锁定 AI GPU 领域, 主要客户是英伟达。 此次收购对台积电而言, 快速获得现有厂房, 将有助于加速扩充先进封装产能, 减缓产能吃紧的问题。 (2) 群创光电: 出售闲置厂房资产将获得额外收入支持, 加速转型。 利用领先 TFT 制程技术导入扇出型面板级封装FOPLP, 跨足半导体晶片封装领域, 此技术不仅能降低封装厚度、 增加导线密度、 提升产品电性, 有效补足晶圆厂与印刷电路板厂之间的导线层技术差距,FOPLP 势将成为具质整合封装的市场主流。 群创光电以小世代 TFT 厂转型为全球最大尺寸 FOPLP 厂, 发展 RDL-first 以及 Chip-first 封装工艺, 相较 FO-WLP,FOPLP 制程一次可容纳约 7 片 12 寸晶圆, 有效节省制程时间并提升产能。 PLP透过重布线(RDL) 连接晶片, 除了可满足高功率 IC 对线路低阻抗值的要求,同时具备 6 面保护(EMC) 的封装结构, 更可增强结构机械强度, 提高晶片信赖性, 强化晶片对外界环境湿度的抵抗能力, 使其可通过潮湿敏感等级(MSL1)条件, 满足要求高可靠度、 高功率输出且高品质之低轨卫星、 重用、 充电晶片之封装产品, 已经取得国际一线客户的封装制程与信赖性认证, 良率表现也大幅度提升获得客户肯定, 已经开始进入量产前的准备, 预计 2024 年正式量产。 (3)先进封装: FOPLP 具有更大封装尺寸/更好散热性能, 有望加速进入 AI 芯片领域。 扇出型面板级封装技术相对于传统的 CoWoS 具有更大的封装尺寸和更好的散热性能, 这使得它能够支持更大规模的芯片集成, 提高性能, 并减少功耗。 因此, 对于英伟达等 AI 芯片厂商, 采用 FOPLP 技术有助于缓解当前 CoWoS 产能紧张的问题, 并提高 AI 芯片的供应量。

电子:台积电收购群创5.5代厂房,封装/面板格局有望改变

  中国大陆面板产能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全球面板产能集中度加剧。 根据TrendForce 集邦咨询, 目前台系面板厂仍有大量较小世代产能, 此类产能过去主要用于生产 IT 面板与中小面板。 群创在 2023 年底关闭的 5.5 代产能, 约占全球 LCD 面板整体产能 1%, 而 2024 年, Sharp(夏普) 预计关闭 Sakai 10 代厂,预估对 2025 年整体产能影响约 2%。 此外, LGD 计划转售广州 8.5 代厂给大陆面板厂商, 这可能会让大陆厂商在整体面板产能的占比从 2024 年的 68%, 提升至 2025 年的 71%, 全球面板产能集中度将持续提升, 大陆厂商在 TFT-LCD 领域已经占据极大产能优势, 对整体显示产业的影响力也继续扩大。 TFT-LCD 市场有京东方、 惠科、 华星光电、 群创、 友达、 天马中电熊猫、 中电彩虹、 龙腾光电等企业。 其中京东方、 华星光电、 群创、 友达因为具有产能优势而领衔中国TFT-LCD 市场。 根据前瞻研究院引用 Omdia 数据, 2022 年全球 TFT-LCD 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最多的是京东方, 占比 25.2%, 其次为华星光电, 占比为 15%,第三是惠科股份, 占比 11%。

  投资建议: ChatGPT 依赖大模型、 大数据、 大算力支撑, 其出现标志着通用人工智能的起点及强人工智能的拐点, 未来算力将引领下一场数字革命, xPU 等高端芯片需求持续增长。先进封装为延续摩尔定理提升芯片性能及集成度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先进封装技术持续推进, 各产业链(封测/设备/材料/IP 等) 将持续受益。 建议关注: 封测: 通富微电、 长电科技、 华天科技、 甬矽电子、 伟测科技;设备: 北方华创、 中微公司、 盛美上海、 华峰测控、 长川科技、 中科飞测、 华封科技(未上市) ; 材料: 华海诚科、 鼎龙股份、 深南电路、 兴森科技、 艾森股份、上海新阳、 联瑞新材、 飞凯材料、 江丰电子。 面板方面, 中国大陆厂商占据极大产能优势, 随着台系较小世代产能转移/关闭, 面板厂商份额有望向头部厂商集中。 建议关注: 京东方-A、 TCL 科技(华星光电) 、 深天马-A、 维信诺、 和辉光电-U。

  风险提示: 下游需求复苏低于预期; 先进封装技术研发不及预期; 人工智能发展不及预期; 系统性风险。

华金证券 孙远峰,王海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