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估值和市场情绪显著修复,积极把握新投资主线
核心观点
从行业各项高频数据情况来看,医药制造业收入和利润整体呈现出显著边际改善趋势,疫情相关产品带来的业绩高基数效应已经消除;海外生物医药产业投融资呈现稳健复苏态势;医保基金收入端保持稳健,结存充足,支出端增长仍有韧性。综合来看,我们认为行业基本面呈现出筑底回升态势。
截至2024年10月10日,医药生物(申万)的PE(ttm)为32.0倍,与沪深300指数PE(ttm)相比,溢价率为142.42%。2012年至今,医药生物(申万)的中位PE(ttm)为36.19倍,目前估值分位数为30.52%。我们认为目前医药行业估值水平依然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仍有一定向上弹性,但短期快速上涨后,已经脱离显著低估区间。由于医药行业细分领域众多,不同行业/公司景气度、经营周期和估值体系差异较大,因此我们认为在市场行情趋于平稳后,后续个股表现将出现分化,存在较多结构性机会。投资策略上,我们建议关注制药产业链、医疗设备、血制品和医疗服务板块相关优质公司(详细观点见正文)。
风险提示:创新药研发失败,销售不及预期;生物医药行业投融资、医疗设备招标采购恢复力度不及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