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研究:NHTSA对特斯拉FSD启动调查,智驾路线有望向多传感器融合收敛
特斯拉当年为什么选择纯视觉?——“又贵、又丑、还没用”,激光雷达的成本与外观问题均已解决。早在2019年,特斯拉CEO Elon Musk就在首个特斯拉自动驾驶开放日上直言“任何依赖激光雷达的人都注定失败”。2021年7月,特斯拉FSD V9彻底放弃了雷达信号输入。Elon Musk曾多次公开强调——自动驾驶使用纯视觉方案就够了,激光雷达“又贵、又丑、还没用”。我们认为,站在2024年的今天,激光雷达不仅不是“又贵又丑”,反而是“又便宜又美观”:1)便宜:2020年,北美/中国一颗车规级激光雷达的售价分别在5万元/2万元,对于一台定价在30~40万元的特斯拉电车而言,激光雷达的成本的确是不可负担的(主机厂对激光雷达的BOM成本预算约占整车售价的1%)。今年上半年,速腾聚创已经出货的车载激光雷达产品ASP已经降至2,597元,并且在4月发布了定价200美元的千元级科技平权产品MX,基本能够匹配15万以上车型的预算要求。据乘联会,2023年/2024年上半年我国15万以上新能源乘用车约占全部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的53%/49%,因而对于过半的新能源乘用车型而言,目前已不存在配不配得起的问题。2)美观:今年上半年,禾赛与马瑞利合作开发了集成激光雷达的车灯系统,能够将ATX激光雷达无缝融合到马瑞利的高级汽车照明解决方案中,在优化物体检测、增强整车安全性的同时,不会影响车辆的美观度或气动性。此外,禾赛/速腾的新一代产品ATX/MX的体积相较上一代分别减小了近60%/40%,即便不采用车灯集成方案,在传统方案下对于车辆外观设计的空间占用也将进一步减小。
为什么多传感器融合是高阶智驾的必然选择?——多种车载传感器能力互补,激光雷达不仅是“功能件”而且是“安全件”。在上一篇激光雷达行业报告中,我们旗帜鲜明地认为,激光雷达+其他传感器及视觉算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多种车载传感器的共同作用才能够实现“全天候”的无人驾驶。目前,无论是特斯拉FSD还是国内车厂L2+/L2++的辅助驾驶方案,出现事故的赔偿方主要在驾驶员,而在不久后的L3及以上的高阶智驾阶段,无人驾驶出现事故的赔偿或将由主机厂承担。因而仅仅从算经济账的角度出发,配置激光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也将为高阶无人驾驶提供必要的安全冗余,激光雷达不仅是感知“功能件”,更是高阶智驾的“安全件”。
投资建议
NHTSA对特斯拉FSD启动调查,智驾感知路线有望向多传感器融合收敛,推荐关注全球激光雷达龙头速腾聚创。
风险提示
多传感器前融合算法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高阶智驾发展节奏不及预期的风险;乘用车销量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