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行业点评研究:增加法定假日,假日经济有望激发消费潜力
行业事件
11 月 12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及 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 1)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增加 2 天,其中春节、劳动节各增加 1 天; 2)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可合理安排统一放假调休,结合落实带薪年休假等制度,实际形成较长假期。除个别特殊情形外,法定节假日假期前后连续工作一般不超过 6 天。
法定节假日增加, “假日经济” 有望带动消费上行
最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决定增加春节、劳动节各 1 天假期长度,假期的延长有望与年假、调休结合凑成较长假期。短期来看,虽然 2025 年法定节假日长度有限, 不及 2024 年;但动态灵活来看, 假期可与年假拼凑长度, 且节假日是促消费强有力抓手,消费人次、 消费体量与节假日天数呈现非线性关系。以 2019 年春节/五一为例, 日均出游人次可达 0.6/0.5 亿人次, 日均旅游收入可达734/294 亿元, 据此测算, 增加假期可贡献明显的消费增量。
餐饮住宿有望直接受益,旅游景区预计更具弹性
交通、 餐饮及住宿为出游消费中占比较高板块, 以 2019 年城镇散客旅游者的出游花费为例,交通费所占比重最高,达到 34.3%;其次是餐饮费,占到 23.6%;再次是住宿费,占到 16.7%。 而法定节假日的增长有望延长出游、住宿天数,直接利好餐饮、酒店公司。 与此同时, 出游天数的延长对应为旅游目的地接待人次的上行、旅游收入的上行,叠加目的地自身经营杠杆, 旅游景区业绩端有望释放更大弹性。
2023 至今,文旅市场延续景气,且政策对文旅行业的支持力度明显上行。 2024 年11 月,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及 202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 增加全体公民放假假日 2 天, 并强调合理安排统一放假调休,结合落实带薪年休假等制度,实际形成较长假期。我们认为, 法定节假日的增加是旅游全产业链的重大利好,有望持续激活“假日经济”, 发挥行业“一业兴、百业旺”的强大带动作用。建议关注餐饮住宿龙头、 旅游服务龙头及景区优质标的。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增长放缓; 出行意愿不及预期; 天气恶劣程度超预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