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点评:政策支撑盈利改善 结构性分化显著
事件: 2025 年1-2 月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同比增长2.8%,较2024 年全年加快0.7 个百分点;利润累计同比增长-0.3%,降幅较2024 年全年收窄3.0 个百分点。
2025 年开年工业企业效益在高基数基础上边际改善,量价均有一定支撑。1-2 月工业企业营收累计同比增长2.8%,较2024 年全年加快0.7 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累计下降0.3%,降幅较2024 年全年收窄近3.0 个百分点。1-2 月量价因素均提供一定的支撑,量的方面,1-2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仍维持较快增长,是工业企业盈利的主要支撑项;价的方面,PPI 同比虽然仍在下跌区间,但降幅整体趋缓。
营收利润率较低以及年初盈利增长弱于季节性,指向内需修复尚不稳固、工业企业成本端仍然承压。虽然工业企业营收收入稳步上行为企业增长提供了支撑,但盈利改善的基础仍然不牢固。
一方面,1-2 月营业收入利润率录得4.5%,低于2021 年以来同期的平均水平(5.5%),企业成本端仍然承压;另一方面,今年开年营收和利润的环比增长弱于历年同期。2025 年1-2 月工业企业营收环比增长40.7%,利润环比增长19.3%,二者涨幅不及季节性均值(分别为41.9%和43.6%),尤其是工业企业利润环比涨幅处于近年来新低(除2020 年受疫情影响)。
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中上游企业盈利仍然承压,民营企业经营效益仍有待改善。从上中下游产业链看,1-2 月上游和中游制造业利润占比分别为19.1%和37.0%,分别较去年年底下降0.3 和11.9 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偏强是中上游(尤其是中游)企业利润承压的主要原因,1-2 月南华商品指数上涨近2.3 个百分点,原油、铜、农产品价格走强,黑色系商品也有所反弹;下游企业利润占比环比显著改善,“两新”加码扩围的政策效应释放或是主要的支撑因素。从所有制划分看,国企和民企盈利表现分化,民营企业经营效益仍有待改善。1-2 月国企利润增速同比转正录得2.1%,显现出一定的韧性;而私营企业利润下降9%,较去年年底大幅下滑近10 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在订单获取、融资利率、市场准入等方面仍然较为脆弱,而外贸不确定性加剧对民营企业出口造成较强冲击,需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财政、货币、金融资源需进一步向民企倾斜。
各行业盈利分化,制造业有所回暖,采矿业相对承压。从三大行业门类表现看,采矿业盈利大幅收缩,2025 年1-2 月采矿业利润增速同比下降25.2%,细分行业中,除受新能源产业链涨价支撑的有色金属矿采利润增速收涨外,其余品种如煤炭、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开采利润增速下跌幅度均超过15%;制造业盈利回暖,2025 年1-2 月制造业利润增速同比增加4.8%,较去年年底回升8.7 个百分点。
制造业回暖主要受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需求回暖和“两新”政策的结构性支撑。其一,受生产较好带动,装备制造业利润增速由降转增,实现5.2%的增长,装备制造业的8 个行业中有6 个行业利润实现增长,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仪器仪表等行业利润增长较快,同比分别增长88.8%、26.7%;其二,有色产业链拉动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速大幅回升,2025 年1-2 月原材料制造业利润增速为15.3%,较年底增长38.2 个百分点,新能源产业国内外市场需求增加带动相关产品价格上涨是主要的拉动因素;其三,“两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两新”覆盖主要领域的经营效益呈现结构性亮点,其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行业利润同比分别增长6.0%、5.9%,在汽车置换更新、家电和消费电子以旧换新的带动下,汽车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7%,智能消费设备制造、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家用制冷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25.5%、19.9%、19.2%。
伴随工业生产加快年初企业开始扩表,但企业仍处于去库阶段,资金拖欠仍是企业经营的主要困扰。截至2 月底,工业企业资产同比增长5.0%,负债同比增长5.4%,分别较去年年底上升0.5 和0.6 百分点,企业资产负债率录得57.4%,较上月整体持平,企业开始扩表加速生产进程。值得注意的是,工业生产仍面临供需失衡和资金拖欠问题,一方面,工业产成品存货小幅反弹,1-2 月工业企业的产成品存货录得6.37 万亿元,同比增长4.2%,较2024年底小幅反弹0.9 个百分点,结合高频数据和工业企业经营指标看,1-2 月工业企业产销率累计同比录得-0.6%,较去年12 月-0.5%小幅下滑,开年PMI 原材料库存分项连续两个月回落,工业企业仍处于主动去库阶段,供需关系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另一方面,工业企业应收账款连续五个月同比上涨,1-2 月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9.2%,较上月提升0.6 个百分点,应收账款占企业总资产比重小幅回落至14.0%,但仍高于去年同期0.4 个百分点,1-2 月企业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74.9 天,同比增加4.5 天,政府拖欠企业账款以及上下游企业间相互拖欠问题依然严重。
展望后续,在外部环境面临不确定的背景下,今年全国两会强调“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3 月各项经济政策密集落地,扩内需政策效应的释放以及政策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加大或对工业企业盈利形成持续承托,预计财政政策前置发力下基建投资或持续拉动装备制造业的需求,下游消费制造业仍受“两新”政策的结构性支撑。PPI 同比降幅已呈现收敛态势,化工等领域的上游原材料涨价或对中游制造业的利润形成持续挤压,此外,新增20%关税的冲击或在3 月有所体现,部分出口企业的盈利面临掣肘,工业企业盈利的分化态势仍将持续,关注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从影响工业企业其他经营指标看,当前工业企业仍处于去库进程、上中下游和政府拖欠账款的问题是主要的经营隐患,民营企业经营效益有待改善,两会政府报告指出“加力推进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工作”、“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后续支持民企的各项措施或加速落地,民营企业的经营环境或得到有效改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