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金融数据点评:政策工具充足 泰然应对“关税”
事件描述
2025 年4 月13 日,央行公布2025 年3 月金融统计数据:3 月,社融新增5.89 万亿,人民币贷款增加3.64 万亿;3 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4%,M2 同比增长7%。
事件评论
关税冲击超预期、仍有不确定性,但货币、财政工具箱是充足的。3 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回升至8.4%,剔除政府债之后则回落至5.9%,社融口径的信贷增速则回升至7.2%,政府债和企业短贷是支撑社融信贷回升的主力,企业中长贷虽然同比少增、但受化债影响,3 月置换债接近4000 亿,如果把这部分加回企业中长贷,企业中长贷3 月也是多增的状态。往前看,二季度社融信贷同比基数回落、政府债靠前发行,仍将推动社融增速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美国关税冲击超出市场预期,且反复变动、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但从国内政策应对来看,目前仍有充足的货币、财政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上:1)总量工具上,若财政提速加码,降准、恢复国债买卖、加大买断式逆回购等方式均可进行流动性补充;较低的利率环境下,降息对于实体拉动效果边际走弱,但降息仍能提振信心、缓解宏观债务付息压力,降息概率在逐步抬升,“随时可以出台”;2)结构工具上,5000+3000亿的两项资本市场支持工具仍有充足空间,消费、科技等领域仍有结构性工具创新、结构性降息的可能。财政政策上:1)2025 年新增债务约13.86 万亿(含2 万亿存量隐债置换债),一季度发行在4 万亿左右,特别国债尚未发行,二季度既定存量政府债或进一步加快发行,尤其是特别国债和地方项目建设专项债;2)财政支出结构仍有调整、倾斜空间,育儿补贴、提高养老金、消费贷款贴息等提振内需的政策或出台,消费税改革、中央转移至地方等也能强化地方财力,参考去年、特别国债资金用途也有调整空间;3)此外,政府债仍有两万亿左右限额空间(不含置换债),两月一次的人大常委会可以年内增加额度,存量额度加速使用之后,增量额度亦有可能。目前关税博弈尚存不确定性,政策应对或跟随海外环境、国内经济而相机抉择。
政府债、信贷支撑社融同比多增。3 月新增社融5.9 万亿,同比多增1.1 万亿,政府债、信贷是主要支撑。具体来看:1)3 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3.8 万亿,同比增加0.5 万亿,一方面信贷习惯性在季度末冲量,但另一方面看到3 月企业债同比减少、企业短贷却同比大增,银行或用利率较低的短贷进行冲量。2)3 月政府债新增1.5 万亿,同比多增1 万亿,3 月国债净融资、新增专项债(项目建设)、化债资金分别发行5964 亿、3268亿、4197 亿(其中置换债发行3830 亿),同比+4553 亿、+960 亿、+3780 亿。3)非标方面,未贴现票据、信托贷款、委托贷款分别同比+80 亿、-443 亿、+300 亿,整体不温不火。
信贷同比转多增,企业短贷扛大梁。3 月当月新增信贷3.6 万亿,同比+0.6 万亿。分部门来看,3 月居民部门信贷增加0.99 万亿,同比增加447 亿,其中居民短贷、中长贷同比分别-67 亿、+531 亿,近期消费贷期限从5 年扩展到7 年,同时在3 月阶段性降低至2.58%左右,后又在4 月初又重回3%以上,这或对居民信贷产生一定支撑,后续仍需观察企业中长贷的持续性。3 月企业部门信贷新增2.84 万亿,同比+0.5 万亿,其中企业短贷、中长贷、票据同比分别+4600 亿、-200 亿、+414 亿,企业中长贷仍受到化债压制、融资需求低迷影响,以往银行季度末冲量主要通过票据,本月则是企业短贷表现突出,原因或有二:一是一季度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融资需求有所修复,二是企业部门或也存在阶段性依靠低利率进行冲量,后续仍需观察持续性。
M2 增速持平,财政存款仍待释放。3 月M0、M1 同比增速分别回升至11.5%、1.6%,M2 同比增速则持平至7.0%。从存款分项来看,3 月居民、企业存款同比+2600 亿、+7675亿,财政存款、非银存款同比分别-49 亿、-1.3 万亿,虽然居民、企业存款增加,财政存款也加速释放,但非银存款大幅减少、回流银行理财,不同作用下M2 增速整体持平。新M1 增速回升至1.6%,一方面企业短贷增加或同步拉升企业活期存款,另一方面权益市场震荡,居民财富或从非银存款转至居民活期存款。
风险提示
1、经济复苏不及预期;2、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3、关税政策最终落地情况存在不确定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