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贸易数据解读:3月出口超预期 后续贸易战影响值得高度关注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以美元计价,2025 年3 月出口额同比增长12.4%,比1-2 月累计同比增速加快10.1 个百分点;3 月进口额同比下降4.3%,比1-2 月累计同比降幅收窄4.1 个百分点。
一、3 月出口同比增速显著加快,主要源于上年同期基数偏低,外需韧性较强,以及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抢出口”效应。美国大幅加征关税后,短期内除手机、电脑等相关电子产品外,大多数中美双边贸易已无市场接受的可能性;另外,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加征关税,还会拖累外需整体放缓。
以人民币计价,3 月出口、进口额同比增速分别为13.5%和-3.5%,与同期以美元计价的增速差主要源于过去一年中人民币对美元略有贬值。
以美元计价,3 月出口额同比增速为12.4%,比1-2 月累计增速大幅加快10.1 个百分点,明显强于季节性,超出市场普遍预期。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上年同期基数明显偏低。2024 年3 月出口同比增速为-7.6%,而2024 年1-2 月出口增速为7.1%。二是当月外需仍有较强韧性。可以看到,一季度各月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PMI 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3 月韩国、越南出口都保持较强增长态势。最后,在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之前,或还存在一定“抢出口”效应。
3 月我国对美国出口额同比增长9.1%,增速较1-2 月累计同比增速(2.3%)明显加快。背后除上年同期基数明显偏低外,一方面源于2 月和3 月加征的关税尚未完全传导至出口数据,也不排除美国进一步加征关税前景下,当月仍存在一定“抢出口”效应的可能。此外,3 月我国对东盟、欧盟、日本、印度、俄罗斯等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速都有明显加快,上年同期基数偏低是主要原因。
整体上看,一季度以美元计价,我国出口额同比增长5.8%,在美国掀起新一轮贸易战背景下表现超出市场普遍预期。除了上年同期基数较低外,主要与外需韧性较强以及“抢出口”效应持续发酵直接相关。
展望未来,4 月中美贸易关系骤然恶化,双边加征关税幅度超过100%,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短期内双边贸易已无市场接受的可能性;尽管美国对手机、电脑等相关电子产品进口暂时豁免所谓的“对等关税”,但4 月中国对美出口仍会出现很大幅度下行,进而拖累整体出口转为同比负增长。与此同时, 特朗普政府宣布将暂缓对三分之一的美国贸易伙伴实施差异化高关税,但仍将加征10%的所谓“基线关税”,而2024 年美国平均关税税率为2.3%。这意味着从4 月开始,美国实际关税税率仍将出现一次大幅跃升,将对全球产业链形成很大扰动,后期外需整体放缓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考虑到美国经济无法承受“对等关税”的猛烈冲击——美国先后宣布将暂缓对三分之一的美国贸易伙伴实施差异化高关税,对手机、电脑等相关电子产品暂时豁免“对等关税”等都印证这了一点,我们判断后期中美将进入关税谈判进程,最终结果将是超高关税税率大幅下调,同时美中贸易逆差也会收窄。
总体上看,在4 月特朗普政府掀起全球贸易战、外部经贸环境变数骤然加大的背景下,接下来稳外贸措施会显著加码,同时国内将有针对性的出台支持“出口转内销”政策,着力扩大内需,缓解外需下滑对出口行业乃至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我们判断,今年在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面发力,特别是大力提振国内消费的政策取向下,外部波动对整体宏观经济运行的冲击可控。
二、一季度进口偏弱,进口额累计同比较大幅度下滑,背后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贸易战影响出口环节进口需求,以及1-2 月日历天数和工作日天数少于上年同期等因素影响。其中,价格因素拖累效应最为显著。从3 月来看,伴随天数差异消除,当月进口额同比降幅较1-2 月累计降幅有所收窄。
以美元计价,3 月进口额同比下降4.3%,降幅较1-2 月累计同比降幅收窄4.1 个百分点;1-3 月累计,进口额同比下降7.0%。一季度进口额同比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背后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影响,一季度我国铁矿砂和煤炭的进口均价跌幅均超2 成,原油、大豆进口均价分别下跌5.7%和16.6%,这些价格因素下拉整体进口增速2.6 个百分点;其次,历史数据显示,贸易战对进口的传导速度较快,或因企业对贸易战将影响后续出口订单的担忧,会抑制企业对生产出口商品所需进口原材料和中间品的备货需求;最后,今年1-2 月日历天数比去年同期少1 天,工作日少2 天,也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年初进口额的同比下滑,而伴随天数差异消除,3 月进口额同比降幅较1-2 月累计降幅有所收窄。
从主要进口商品量价走势来看,(1)1-3 月原油进口额累计同比下降8.1%,主要原因是进口均价下跌5.7%,同时,当季进口量同比下降1.5%,对进口额增速也有一定下拉作用。3 月当月原油进口额同比下降3.7%,降幅较1-2 月累计降幅明显收窄,这主要受进口量同比增长4.8%拉动(1-2 月累计同比下降5.0%),进口均价同比降幅则有所扩大,背后是自1 月中下旬以来,国际油价持续较快下行。
(2)1-3 月铁矿石进口额累计同比下降27.5%,主要原因是进口均价下跌23.5%,同时,进口量也录得7.8%的同比降幅。3 月当月铁矿石进口额同比下降27.0%,降幅较1-2 月累计降幅受窄3.0 个百分点——当月进口均价和进口量降幅均有所收窄,但进口均价同比降幅仍超2 成。
(3)1-3 月大豆进口额累计同比下降24.0%,当季进口量同比下降7.9%,进口均价同比降幅则达到16.6%。3 月当月大豆进口价格同比降幅小幅收窄至15.5%,但进口量同比骤降36.8%(1-2 月累计为增长4.4%),拖累进口额同比大幅下降46.5%,降幅较1-2 月累计降幅显著扩大。
(4)1-3 月集成电路进口额累计同比增长3.2%,当季进口量同比增长8.1%,进口均价则同比下降4.7%。3 月当月集成电路进口均价同比下降6.8%,降幅较1-2 月累计降幅有所走阔,进口量同比增速则加快至11.1%(1-2 月累计为6.3%),支撑当月进口额同比增长3.5%,增速较1-2 月累计增速加快0.8个百分点。
整体上看,对我国主要进口商品量价走势的分析也表明,一季度进口额同比下降受到量价两方面因素影响,但价格因素的拖累效应更为明显。展望未来,考虑到我国外贸具有“大进大出”特征,加工贸易占比较高,接下来出口下滑会拖累进口,特别是4 月起自美国进口降幅会显著加深——3 月自美国进口额同比下降9.5%,一季度同比下降1.4%——短期内整体进口同比降幅将会扩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