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超长特别国债提前落地

股票资讯 阅读:10 2025-04-17 08:34:55 评论:0

  复盘与思考:

      4 月16 日,市场迎来一季度的成绩单,GDP 同比达到5.4%,持平去年四季度,高于市场预期5.2%。一季度优异表现与二季度的潜在压力放大了市场的分歧,重要股指先跌后涨,长债利率先下后上。

      复盘各类资产表现,股市,大盘板块相对抗跌,尾盘成功收红,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红利分别上涨0.26%、0.31%、0.45%;科技内部存在分化,科创50 上涨0.81%,科创综指、创业板指下跌0.35%、1.21%,恒生科技跌幅达3.72%;小微盘避险情绪较强,中证1000、中证2000、万得微盘股指下跌1.33%、1.71%、1.71%。债市,1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1.3bp 至1.64%,30 年国债活跃券收益率则小幅上行0.3bp 至1.86%。

      商品方面,中美关税摩擦继续激化,美方对华关税水平再提升至245%,且据《华尔街日报》,美国想用关税谈判在贸易上孤立中国,贵金属价格相应继续攀升,伦敦金、纽约金均突破3300 美元/盎司,沪金、沪银单日上涨2.68%、1.50%。国内其他商品方面,工业金属与黑色系表现偏弱,沪铜、螺纹钢、铁矿石、焦煤、热轧卷板、沥青价格分别下跌0.92%、1.06%、0.14%、2.52%、1.05%、1.27%;后地产链的玻璃也下跌0.25%。

      资金方面,今日起进入税期资金准备期,但政府债净缴款压力迎来阶段性缓解,叠加央行逆回购基本等额续作,仅小额回笼144 亿元,全天资金体感偏舒适。整个上午非银隔夜利率稳定在1.70%附近,但午后归来便下台阶至1.60%地位,并且维持至尾盘;非银7 天资金利率全天介于1.73-1.75%,几乎没有波动。R001、R007 加权值分别为1.71%、1.74%,整体持平于前一交易日水平。

      面对纷繁的外循环挑战,存量财政加速落地,成为国内政策加力的第一步。今年超长特别国债提前发行,4 月16 日财政部公布了2025 年一般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落地时点较2024 年大约提前了一个月,4月24 日将发行2025 年首只20 年、30 年期特别国债。参考2024 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情况(20 年:30 年:50年 = 3:6:1),我们假设20 年、30 年、50 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单只平均发行规模分别为650 亿元、650 亿元和430 亿元,由此预计4 月政府债净供给规模为9700 亿元,5-6 月压力稍大一些,达到1.53、1.23 万亿元。

      新增供给的提前落地也使得市场对于超长国债交易偏谨慎,30 年国债表现不及10 年品种。参考去年超长特别国债发行前夕,市场同样担忧新增的超长久期供给,国债30Y-10Y 利差有所扩张。不过事后来看,当时地方债发行偏少,给国债发行让路,因而除了24 特国01 首发发飞以外,其余超长国债发行招标结果都不错,同时也成为交易的热门品种,国债30Y-10Y 利差相应震荡走低。对于今年,如果后续进入政府债密集供给期,我们倾向于,央行大概率也会提供额外的流动性补充(如提升买断式回购续作规模,重启央行买债等,可让久期出表的手段,毕竟1-4 月银行已大量承接了超长债形式的化债专项债),以缓解银行端的承接压力。

      除去超长债的供给扰动,债市已然选择了下行的方向。10 年及以内利率债多呈下行趋势。一季度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并没有带动利率上行,债市更多定价了未来的挑战与变数。往后看,超预期数据悉数出炉之后,存量财政的牌也打出,下一张牌可能就是降准降息。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市场对“宽货币”一致预期逐步强化,不同于2-3 月预期瓦解,虽然债市收益率同处中性偏低点位,但风险或不大。

      最后,与经济数据一同公布的,还有3 月70 大中城市房价报告。新房方面,一线房价环比提升0.1%,二线房价环比持平,三线房价环比下跌0.2%;二手房方面,一线房价环比在2 月短期转负后,3 月“小阳春”期间重新上涨0.2%,二、三线房价环比则仍处于下行通道,不过降幅则由2 月的0.4%、0.4%收窄至0.2%、0.3%。放眼当下,二手房价的逐月变化可能更具参考性,整体来看地产板块仍然保持二、三线止跌回稳,一线兜底的特征,对于债市情绪的干扰可能不算太强。后续随着拉动内需的任务加重,短期若出炉地产政策,可能还是会引起利率的日内调整,不过在降准降息落地以前,各类调整可能均是机会。

      权益方面,市场仍在等待增量信息。万得全A 回调0.53%,上午持续走弱,下午迎来反弹;全天成交额1.14 万亿元,较昨日(4 月15 日)小幅放量306 亿元。平量下跌意味着买盘减弱,卖盘增强,但幅度并不明显,市场整体仍然以观望为主。

      大盘品种继续受到资金青睐。从巨潮风格指数表现来看,大盘价值和大盘成长指数上涨0.84%和0.15%,而小盘价值和小盘成长指数分别下跌0.49%和1.07%。从宽基指数量价关系来看,上证50 今日上涨0.91%,成交额放量168.79 亿元,占昨日上证50 成交额的23.3%;沪深300 上涨0.31%,成交额放量331.06 亿元,占昨日沪深300 成交额的14.5%。从股票型ETF 资金流动来看,跟踪上证50 和沪深300 的ETF 放量幅度分别占昨日成交总额的123.7%和110.6%,指向资金明显流入大盘品种。

      红利行情显著走强,市场避险情绪发酵。今日交运、银行和煤炭涨幅靠前,分别上涨1.15%、1.00%和0.66%,同时石油石化和公用事业分别上涨0.37%和0.30%。红利板块明显占优,表明市场避险情绪上升。这或许与上市公司2024 年报&2025 年一季报即将陆续发布相关。同时,食品饮料涨幅同样靠前,但放量并不明显,商贸零售则缩量上涨,指向消费行情热度边际下降。此外,半导体逆势走强,万得半导体指数上涨0.39%,或与美国对英伟达H20 芯片进行许可证管理,国内自主可控预期升温相关。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分别下跌1.91%和3.72%。港股跌幅较A 股更大,或受港股性价比边际下降的影响,昨日AH 股溢价指数下降至135.81。今日这一指数上升至138.15,指向港股性价比有所改善。南向资金今日净流入79 亿元(港元,下同),从十大活跃个股来看,阿里巴巴、中国移动和腾讯控股南向资金净流入额靠前,分别净流入13.23 亿元、4.77 亿元和3.96 亿元;而小米集团和中芯国际则分别净流出9.47 亿元和2.22 亿元,资金交易思路仍不明确。

      整体来看,市场观望情绪延续,继续等待增量信息。结构上看,大盘红利品种更受资金青睐。关于对等关税的影响,根据我们在《美国关税,或虎头蛇尾》中提出的国内资产定价两阶段,当前关税对市场情绪冲击基本告一段落,市场或将逐步过渡到内部政策对冲阶段,择机降准降息或进入兑现期。同时,4 月下旬政治局会议可能会储备新的政策工具。在这一背景下,行情即使短暂回调,幅度可能不会太大,政策预期仍将是行情底部的支撑。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04-16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