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点评:财政支出进度有望加快

股票资讯 阅读:13 2025-04-20 21:15:42 评论:0

  事件:3 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33 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719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866 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8411 亿元。

      一般财政支出还有提速空间

      1、3 月财政收入小幅回暖。3 月狭义财政收入实现正增长(+0.25%),较前值有所改善。一季度财政收入仍低于2024 年同期,1-3 月公共财政收入6 万亿元,同比下滑1.1%。从结构看,税收收入增长不及预算,非税收入增速边际继续下降。

      3 月,税收收入同比下降2.2%,降速较上月略有收窄,一季度累计下降3.5%,相对于预算报告全年+3.7%的增速目标有一定差距;3 月非税收入增速由11%下降到5.9%。税收结构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收入修复明显,与基本面表现较为一致。增值税增速扩大,3 月同比增长4.9%(前值为1.1%),3 月工业生产、基建等景气度有所修复。企业所得税大幅回升,同比增长16%,较前两月回升26 个pct,与M1 改善共同指向企业营收回暖。消费税增长9.6%,较1-2月增速提升了9 个百分点,消费税与社零累计增速变动趋势也较为一致。个人所得税受基数影响波动。3 月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58.5%,主因2024 年3 月基数较高。1-3 月累计,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长7.1%,表现不弱。其他税种方面,房产税同比增长22.5%。车辆购置税、土地增值税收入均有所下滑,增速分别为-14%、-10%。出口退税方面,3 月同比增加8.3%,一季度出口退税额同比增长14%。

      出口退税额与出口规模有一定正向关系,其可看作政府对出口企业的税收返还,在出口下行或增速偏低的时期,退税的增幅普遍高于出口增速。4 月美国关税加码将对出口企业产生冲击,加大税收返还力度或是政府对冲的一种可能方式,我们预计后续出口退税额将保持高增。由于出口退税对总税收是负向拉动,以及可能的出口下滑对企业和个人收入产生冲击,我们认为这些因素或对后续税收收入施加一定压力。

      2、一季度财政支出强度持平2024 年同期。3 月公共财政支出27719 亿元,同比增长5.7%,支出增速加快,前三个月支出同比增长4.2%,略高于全年预算4%的目标。从季节性看,一季度支出绝对值高于2020-2024 年同期水平。支出进度看,一季度约为全年支出进度的24.5%,持平2024 年。支出结构看,民生和基建领域均加大投入,科技支出增速放缓。3 月民生类支出节奏较快,社保和就业支出、教育支出分别同比增长9%和8%。科技类支出有所放缓,同比减少4.8%。

      节能环保支出大幅提升,同比增长16%;文旅体育支出小幅减速,增长2%。基建类支出也有所提速,3 月增速较1-2 月提高5 个百分点。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速均由负转正,分别同比增长0.6%、2.5%,交运支出反而同比下滑8%。总体看,3 月财政支出进度边际提高,但一季度狭义财政支出进度仅持平于2024 年水平,前置的效果并不明显,若后续内外形势不确定性加大,财政支出仍需加快进度。

      3 月专项债支撑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长

      卖地收入边际放缓。3 月全国政府性基金收入2866 亿元,下降12%。地方国有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下降16.5%(前值为-16%),土地出让收入持续走弱,拖累政府性基金。尽管部分城市地产销售企稳,土地市场景气度回升仍需时间,土储专项债发行停滞,但各地均有发行计划,后续随着收储力度加大,土地市场回暖或可期待。政府性基金支出进度高于去年,二季度广义财政支出有较大提升空间。3 月政府性基金支出8411 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较前两月提升约27%,发力较为显著。政府性基金支出进度约为全年目标的15.8%,强于2024 年同期(14.8%),但弱于2022、2023 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共计9603 亿元。发行节奏快于2024 年,但慢于2023、2022 年。3 月专项债发行提速支撑了广义支出。

      但一季度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为11%,距离预算目标的全年23%增长还有较大差距,后续随着特别国债开始发行和使用,广义支出力度将边际加强。

      综合狭义和广义财政,3 月发力提速较为显著,但支出进度和力度上仍有提升空间。且考虑到超预期关税冲击,财政政策加码的必要性提高。我们认为,后续财政将进一步加快支出进度,“以超常规力度”支持消费,比如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容扩围;发放服务消费券;中低收入群体生活补贴等。出口方面,可能加大出口转内销补贴、对出口企业的税收返还、税收优惠等。

      风险提示:经济超预期下行;政策执行力度不及预期。

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何宁/沈美辰 日期:2025-04-20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