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与大类资产周报:继续看国内股债双牛
国内方面,短期内地产与出口均面临一定的压力,但继续看国内股债双牛。
1)关税对出口关联度较高的中游生产的影响开始显现,开工率普遍回落。2)上游投资链开工延续改善,但斜率偏平缓、尚不足以对冲出口下行影响。3)近期商品房成交、二手房挂牌量价持续偏弱。4)4 月17 日英伟达CEO 黄仁勋再次访华表明美国商界有意推动中美贸易缓和,但后续仍要观察美方态度。
预计Q2 仍是多方博弈期,此间国内政策端或继续维持较强定力,但稳定股市仍将是重要政策目标。
海外方面,1)在4 月底(百日新政结束)之前,特朗普施政的重点很可能从关税转向新版减税法案和金融去监管化。2)WTO 4 月16 日发布的报告预计今年全球商品贸易将下降0.2%,在“对等关税”导致的极端情形下可能下降1.5%,为2020 年以来最大降幅。3)关于关税等政策的最终影响可关注近期美国与乌克兰、日本的谈判细节,若乌克兰与日本对美国大幅让步,可能会助长美国对其他非美国家施压的气焰;反之,则有助于推动美方适度让步。
国内方面,1)从最新一周的高频数据来看,出口增速下行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初步显现,其中出口关联度较高的中游生产受关税影响较为明显,聚酯切片、PTA、半钢胎、涤纶长丝等核心中游工业品开工率普遍回落。
2)但上游投资链开工延续改善,铁水、高炉、沥青、水泥等传统行业开工产量表现并不弱,或源于财政发力对投资端的支撑,但总体斜率偏平缓,表明当前财政政策力度仍不足以对冲出口下行影响。3)近两周商品房成交、二手房挂牌量价持续偏弱。4)3 月底以来美国企业高管密集访华,各级政府也在加强与各地外商企业的沟通与联系。4 月17 日英伟达CEO 黄仁勋再次访华表明美国商界有意推动中美贸易缓和,但后续仍要看美方态度。因此,Q2 仍是多方博弈期,此间国内政策端或继续维持较强定力,但在此期间稳定股市仍将是政策的重要目标。
海外方面,1)百日新政的重点是“着手推动”而非“快速完成”竞选时的各项承诺,因此各重要事项往往是舆论造势先行、点到即止。往后看,在4 月底(百日新政结束)之前,特朗普施政的重点很可能从关税转向新版减税法案和金融去监管化。2)WTO 4 月16 日发布的报告预计今年全球商品贸易将下降0.2%,低于10 月份预测的3.0%的增长。而美国“对等关税”以及政策不确定性的更广泛溢出带来严重下行风险,可能导致2025 年全球货物贸易降幅扩大至1.5%,为2020 年以来最大降幅。3)关于关税等政策的最终影响可关注两个细节:4 月17 日乌美签署《矿产合作意向备忘录》并称下周签署正式协议;下周美日财长还将会面并被外界视为将开启美日的“海湖庄园协议”谈判。若乌克兰与日本对美国大幅让步,可能会助长美国对其他非美国家施压的气焰;反之,则有助于推动美方适度让步。
货币流动性跟踪(4 月14 日——4 月18 日)
流动性复盘:
本周资金面在多重扰动因素下整体呈现平稳走低状态。扰动因素方面,虽有开 年来单周最高政府债净缴款规模(亿元)、MLF 到期和税期渐近的扰动,但考虑到央行OMO 净投放给予呵护,市场运行较为平稳,本周隔夜及7 天资金利率整体平稳走低,流动性分层现象不明显。
货币市场:
资金利率全数下行,波幅相对平稳。本周DR001、R001、DR007、R007 波动降低,其中DR001 下行3.11BP 至1.66%,R001 下行5.69BP 至 1.71%,DR007 下行2.69BP 至1.69%,R007 下行5.9BP 至1.71%。
交易量方面,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周均成交额63252 亿元,比上周减少3913 亿元。
政府债发行与缴款:
本周,政府债发行6356.17 亿元,其中国债发行4350 亿元、地方债发行2006.17 亿元。国债净缴款5770 亿元、地方债净缴款2209 亿元,政府债净缴款合计7978 亿元,显著高于前一周的-4104 亿元。
同业存单:
存单收益率整体下行,主体利差收窄。
大类资产表现跟踪(4 月14 日——4 月18 日)
权益:
1)A 股市场:上证指数连续收涨,细分板块表现分化。
2)港股市场:先下后上,细分板块普遍收涨。。
3)美股和其他:美股下跌、欧股上涨。
债券:
1)国内:长端收益率下行、短端收益率上行。
2)海外:美国10 债收益率、欧元区主要国家10 债收益率下行。
大宗:
国际原油价格和黄金价格均上行。
外汇:
美元汇率下行、人民币汇率震荡走弱。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落实力度超预期;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