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研究周报:一季度地产指标有何启示?
行业追踪(2025.4.13-2025.4.19)
一季度“止跌企稳”见效,审慎看待Q2扰动因素
25Q1商品房销售面积2.19亿平,同比-3.0%,销售额2.07万亿元,同比-2.1%。3月降幅呈收窄趋势与重点城市高频成交数据契合,但与百强销售数据呈现背离,前3月百强市占率由前2月的43.4%下降至38.9%。前期“止跌回稳”政策效果具备成效,对Q2基本面走势或需审慎看待,可能存在因基数变化、城市热度差异、价格下行等因素带来的总量数据指标边际压力、进而扰动市场预期。政策再次发力的必要性较强。
投资未与销售同步修复,施工投资是拖累项
25Q1地产开发投资2.0万亿元,同比-9.9%;房屋新开工面积1.30亿平,同比-24.4%;竣工面积1.31亿平,同比-14.3%,开发投资未与销售同步修复,影响固投增长。25Q1土地购置费同比-4.5%,好于去年同期,但建安工程投资完成额仍分别同比-12.5%、-15.7%。一季度300城住宅土地出让金同比+26.5%,土地成交面积同比-5%,可见土地供给“提质”平稳了土地投资额,但面积层面的总量收缩仍在影响施工投资额,二手房对政策所释放需求的分流也是影响因素。
信贷修复更积极,或受益于房价趋稳
25Q1房企到位资金2.47万亿元,同比-3.7%。国内贷款同比-2.3%,自筹资金同比-5.8%,定金及预收款同比-1.1%,个人按揭贷款同比-7.0%。3月国内贷款、个人按揭贷款的累计增速在边际改善,定金及预收款降幅略有扩大,反映信贷端的积极发力,或也与价格趋稳带来的购房者风险偏好修复有关,不排除Q2受销售影响面临增速压力,但潜在的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有望构成住房信贷积极对冲。
4月新房、二手房同比增速转弱
新房市场本周成交204万平,月度同比-7.46%,相较上月下降8.01pct;累计库存11149万平,二线、三线及以下去化加速,一线去化放缓。二手房市场本周成交217万平,月度同比+17.95%,相较上月下降21.13pct。4月7日-4月13日,土地市场成交建面1628万平,滚动12周同比-14.93%;成交总额182亿元,滚动12周同比7.91%;全国平均溢价率6.89%,滚动12周同比+7.00pct。
本周申万房地产指数+3.40%,较上周提升4.86pct,涨幅排名2/31,领先沪深300指数2.81pct。H股方面,本周Wind香港房地产指数+3.14%,较上周提升7.98pct,涨幅排序3/11,领先恒生指数0.85pct;克而瑞内房股领先指数为1.98%,较上周提升3.39pct。投资建议:政策表态“促进房地产行业止跌企稳”,基本面拐点或将近,增量政策预期持续。交易端,市场“底部共识”增强,“短线政策博弈+中长期估值修复”逻辑更加顺畅。配置方向上,我们建议优先考虑①非国央企受益于化债、政策纾困、需求改善等多重逻辑下的困境反转;②具备投资及改善产品优势的龙头房企独有的周期韧性;③区域型企业其城市基本面分化及市占率提升逻辑;④二手中介受益于存量交易景气度提升。其中,低估值优质非国企及地方型企业受益于融资、收储等政策的弹性空间或更大。
标的方面,建议关注1)未出险优质非国央企:龙湖集团、金地集团、新城控股、绿城中国、滨江集团等。2)地方国企:越秀地产、城建发展、建发国际集团等。3)龙头央企:中国海外发展、招商蛇口、保利发展、华润置地等;4)优质物管:招商积余、保利物业、中海物业、华润万象生活、万物云;5)中介企业:贝壳(和海外组联合覆盖)、我爱我家。
风险提示:行业信用风险蔓延;行业销售下行超预期;因城施策力度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