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双周报:政治局会议强调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适时降准降息
投资要点:
行情回顾:截至2025年4月24日,近两周银行、证券、保险指数涨跌幅分别+4.42%、+0.34%、+3.39%,同期沪深300指数+1.32%。在申万31个行业中,银行和非银板块涨跌幅分别排名第2、20位。各子板块中,渝农商行(+12.11%)、国信证券(+6.71%)、中国人保(+9.62%)表现最好。
周观点:银行:本周银行板块再度活跃,其中工农中三大行再创历史新高。外围扰动使得市场避险情绪显著升温,银行等高股息板块业绩稳健行业经营受外围扰动相对较小,同时具备估值低、分红稳定等特性,成为资金避风港的优选。而从整个大盘来说,贸易战期间,A股的表现是我国经济对贸易摩擦承受能力的直观体现,或将影响关税的谈判以及博弈,故中央汇金等“国家队”资金维稳大盘的动力较强,银行等高股息大盘股也将继续承接沪深300ETF等资金的流入。我们继续看好二季度银行等高股息板块的投资潜力,一是贸易战是一场持久战,二季度避险逻辑仍未发生改变,我们认为银行等高股息板块所展现出的防御与红利价值,将继续吸引避险资金的流入。二是随着国内扩内需政策的持续推进与落地,宏观经济根基不断夯实,银行业的信贷投放以及资产质量等方面或将都有所收益,驱动银行基本面修复。三是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适时降准降息,预计低利率环境延续,银行等高股息板块的股息率性价比进一步提升,有望继续获得险资、社保基金等资金的青睐。
证券:截至4月25日,已有17家上市券商发布2025年一季度经营成果,其中16家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其中,中信证券2025年一季度实现的归母净利润规模最高,约为65.45亿元,而国盛金控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最高,达205.96%。从市场环境来看,一季度以来,监管部门持续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创设相关便利工具,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和增持,市场活跃度有所提升,为券商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而从业务发展来看,经纪、自营、投行业务成为业绩增长重要驱动力。经纪业务方面,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投资者交易频次增加,券商经纪业务手续费收入随之增长,中信证券、华安证券等均受益于此;自营方面,市场行情的好转使得券商自营投资收益增加,如东吴证券、华安证券等在投资交易业务上的良好表现,对业绩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投行方面,部分券商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在企业融资、并购重组等投行业务方面取得进展,如中金公司、国元证券等,投行业务的增长对整体业绩起到了积极作用。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券商整体经营环境具备政策支撑,建议继续关注券商业绩披露驱动的板块行情机会。
保险: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日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主要内容包括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和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于资本市场而言,在近期外围市场扰动的背景下,上调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有望缓解市场资金紧张局面,为资本市场提供关键的资金支持,避免因资金短缺引发市场流动性危机,助力市场维持正常运转。而于险企而言,随着长端利率持续下行,险资固收投资收益难以覆盖负债端成本,增加权益类投资,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有助于提升险企整体的投资收益水平,减轻利差损的压力。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不仅是政策引导的重要方向,更是险企实现稳健运营、谋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必然需求。
投资建议。银行:建议关注成都银行(601838)、宁波银行(002142)杭州银行(600926)、常熟银行(601128)、招商银行(600036)、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工商银行(601398)和中信银行(601998)。保险:中国太保(601601),中国平安(601318),中国人寿(601628),新华保险(601336)。证券:浙商证券(601878)国联民生(601456)、方正证券(601901)、中国银河(601881)、中信证券(600030)、华泰证券(601688)、国泰海通(601211)。
风险提示: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银行资产质量承压的风险;代理人流失超预期、产能提升不及预期的风险;长端利率快速下行导致资产端投资收益率超预期下滑的风险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