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专题报告: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摘要
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对接下来的经济工作做出指导。会议对今年以来的工作做出肯定的同时,也直接指出面临的经济环境,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稳固,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会议提出的对策是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会议强调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要坚持用深化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对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议提出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用好用足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会议延续了一段时间以来适时降准降息的提法,从实践来看,降准可能会较快的实施,降息可能需要更多的权衡,我们认为降息只是时间的问题。会议提出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科技创新、扩大消费、稳定外贸等。我们认为与政策性利率下调相比,结构性降息可能会更早出台。
为提振内需,会议提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发展服务消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扩围提质实施“两新”政策,加力实施“两重”建设。我们认为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社会保障水平,乃至直接的某种形式的资金补助都是可能的政策选项。
对于房地产市场,会议提出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我们可以预期将有更多的城市更新项目推出,相对消费,投资是快变量,扩大投资会直接拉动经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也有利居民稳定信心,扩大消费。会议还提到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不仅稳定还要活跃,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的活跃,有助于增强国内外的信心,有利于居民扩大消费,有利于创业投资。
会议强调,要着力保民生,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3月份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较2月下降0.4个百分点至16.5%,高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今年还将有超过1200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出口相关的产业和企业也面临裁员降薪的压力,就业决定了收入、消费和社会稳定,因此做好稳就业成为“四稳”之首。会议指出,既定政策早出台早见效,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全力巩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本面。我们认为美滥施关税虽然对我国造成一定冲击,但“天塌不下来”,保持定力,如有必要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发行特别国债,以及其他超常规的政策措施出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