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配置日报:持券过节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4-29 11:39:20 评论:0

复盘与思考:

    4 月28 日,重要会议落幕后,资本市场回归短暂风平浪静的状态,股市小幅下跌,债市略微上涨。

    复盘各类资产表现,股市,大盘仍未跳脱出震荡区间,上证指数、沪深300、中证红利小幅下跌0.20%、0.14%、0.02%;科技行情同样不温不火,科创50、创业板指下跌0.17%、0.65%;小微盘跌幅相对显著,中证2000、万得微盘股指下跌1.42%、1.31%。债市,10 年、30 年国债收益率较上周五估值下行1.7bp、0.6bp 至1.64%、1.87%,10 年、30 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上涨0.03%、0.30%。

    商品市场方面,黄金进入横盘震荡的方向选择期,伦敦金、纽约金围绕3300 美元/盎司反复拉锯,沪金下跌1.44%,日盘收于780 元/克,沪银则下跌1.52%。国内其他商品方面,工业金属行情小幅走弱,沪铜、沪铝下跌0.08%、0.10%;黑色系表现存在分化,铁矿石、焦煤下跌0.49%、1.66%,螺纹钢、热轧卷板、沥青价格则上涨0.61%、0.84%、1.29%;地产链的玻璃价格下跌0.53%。

    债市仍在选择方向。上午10 点,国家发改委联合人社部、商务部、央行共同举行关于稳就业、稳经济的新闻发布会,会议内容成为了市场关注焦点。不过当前各部委的发力重心仍聚焦于如何尽快落实并用好存量工具,对于市场的增量信息不多,所以早盘长端利率几乎呈现横盘状态。

    资金面继续边际转松是债市维持“稳中偏多”的基本盘。尽管月内MLF 已超额续作5000 亿元,跨月(跨节)压力不大,但央行依旧净投放1030 亿元逆回购。非银隔夜利率开于1.65%-1.68%,午后下台阶至1.60-1.63%;非银7 天资金利率基本维持在1.75-1.85%一线,全天加权来看,R001、R007 分别为1.62%、1.79%,资金体感非常舒适。目前国股大行各期限同业存单基本在1.75%一线站稳脚跟,部分优质股份行1 年期存单报价开始向下挑战1.70%水平。

    债市的低波状态大概率还会延续一个交易日,30 日的制造业PMI 数据以及央行公告买断式回购的规模,或成为市场重新波动的催化剂。从高频数据来看,经历4 月中上旬超季节性的环比下滑后,4 月中下旬港口作业重新变得活跃,最近两周集装箱吞吐量、货物完成量环比增幅较为显著,多在6%之上,反映关税背景下,企业或从“抢出口”开始步入“抢转口”的阶段。表观的制造业景气度存在强于市场预期的可能性,或许更需关注订单相关的分项数据。如果债市收益率因此而调整,均是买入的机会,当前处于等待收益率下行的阶段。

    权益方面,市场避险情绪延续。万得全A 下跌0.61%,全天成交额1.08 万亿元,较上周五(4 月25 日)缩量602 亿元。从近期走势来看,市场处于显著的低波状态中。4 月15 日以来,上证指数每日涨跌幅均不超过0.5%,并演绎“缓慢上涨-边际回落”的行情,整体方向仍不明晰。这可能与4 月底上市公司财报即将密集发布相关,资金或倾向于等待业绩落地后再做判断。

    行业层面,资金青睐业绩相对有保障的品种,主要有两条交易线索。一是交易业绩相对稳定的行业,例如银行和公用事业,对应SW 指数分别上涨0.98%和0.39%。从截至4 月27 日披露的2025Q1 季报来看,两者对应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11%和2.98%,业绩表现相对稳定。二是交易财报披露较多,且业绩显著增长或改善的行业,例如钢铁和家电,对应SW 指数分别上涨0.53%和0.17%。从截至4 月27 日披露的财报来看,两者2025Q1 业绩披露率达57.78%和56.31%,在所有行业中相对较高;其中钢铁企业业绩显著改善,2025Q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3.81%(2024Q4 和2024Q1 对应数值分别为-119.70%和-86.88%),同时家电企业业绩增长明显,2025Q1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75%(2024Q4 和2024Q1 对应数值分别为8.51%和10.14%)。

    题材方面,科技板块仍有亮点可寻。AI 算力板块小幅上涨,万得AIGC 指数上涨0.37%,IDC 算力租赁指数、服务器指数分别上涨0.30%和0.39%。PEEK 材料继续上涨,万得PEEK 材料指数上涨3.03%。不过,机器人板 块整体仍然分化,与PEEK 材料相关的减速器行情显著回调,对应万得指数下跌2.15%。

    港股方面,恒生指数下跌0.04% ,恒生科技上涨0.12%。港股整体表现强于A 股,AH 股溢价指数(HSAHP.HI)下降至135.36。南向资金净流入20.30 亿元,其中康芳生物、美团和中国神华分别净流入7.79 亿元、5.57 亿元和5.18 亿元,而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和小米集团分别净流出14.25 亿元、5.97 亿元和2.57 亿元。4 月23 日以来,南向资金呈现“大幅流出,小幅流入”的格局,同时恒生科技震荡走强,指向当前南向资金的交易思路或偏短线。

    整体来看,市场在避险情绪下延续低波状态,业绩仍然是资金交易的线索。从历史经验来看,市场在经历极致的低波之后,通常会出现波动率的放大,例如2023 年10 月的显著回调之前、2024 年9 月大涨之前和2025年4 月的“大跌-修复”之前,叠加4 月25 日政治局会议提到“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指数的低波状态可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如果波动率的放大伴随着显著的调整,或将是博弈行情修复的时机。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货币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或海外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变化,国内货币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本文假设流动性维持充裕状态,但假如流动性投放少于往年同期,流动性可能出现超预期变化。

    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本文假设国内财政政策维持当前力度,但假如国内经济超预期放缓,国内财政政策相应可能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04-2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