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下的中国经济(2025年第16期):下阶段宏观政策选择的逻辑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4-29 15:35:40 评论:0

  港口货物吞吐量和出口集运价格指数显示4 月外贸数据可能将维持相对稳定。

      上周五政治局会议对下一阶段的政策诉求主要是已经制定的政策要抓紧用好用足,增量政策工具信息主要是两点一是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二是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短期政策选择的原因其实可以从近期数据中找到答案。

      第一,近期港口货物周转量相对稳定,对等关税的冲击程度可能还需观察。

      4 月前3 周,我国港口货吞吐量 分别为2.7 亿吨、2.4 亿吨和2.6 亿吨,与此前抢出口平均水平较为一致。从量上看,4 月出口可能还不能体现对等关税的影响。

      第二,从出口集运价格指数来看,4 月2 日美方征收对等关税后,CCFI 美西和美东航线出口集运价格指数分别上涨6.0%和1.5%。虽然近四周NCFI 整体跌幅较大,但上周美西和美东航线分别反弹了1.5%和0.2%,SCFI 4 月跌幅为3.2%。出口集运价格指数也还没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

      第三,去年926 增量政策组合拳出台以来,商品零售和商品房销售形势均有明显改善。这说明增量政策取得较好的成效。那么把已经制定的政策执行到位,能够对冲一部分外需缺口。但服务零售增速整体仍呈现放缓趋势。因此,服务消费将是下阶段提振国内消费的重点之一,因而针对服务消费设立了专项再贷款。

      第四,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的用途在哪些方面呢?首先,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及针对两重项目新增超长期贷款融资方式,这次政治局会议也要加大对两重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因此,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会用于投放超长期贷款。其次,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还可能用于支持受对等关税冲击较大外贸企业稳就业、开拓新出口市场等方面。第三,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可能也会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提供资金支持。

      第五,往后看,若对等关税没有下调的话,我们预计还会有更多的增量政策出台,可能的时间点在2 季度中后期,即最后一波抢出口结束后,外贸数据开始明显下滑之时。

      风险提示:地缘政治风险、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全球衰退及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超预期。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一平/张静静 日期:2025-04-2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