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变局研究系列六:美债的“近忧”和“远虑”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01 12:52:18 评论:0

  本报告导读:

      美债到期压力增加并不等于利率上行,美债供需结构尽管有一定恶化但总体相对健康。美债利率上行的主要逻辑在于:在赤字率易上难下的环境下,政策不确定性或进一步加重市场对财政可持续性的质疑。

      投资要点:

      近期美国关税 政策引起的美债抛售潮引起了市场对后续美债供给压力、继而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美债供给压力的确有所攀升,但总体程度可控,不必因此而担忧美债利率上行。此外,财政付息压力也处于可控范围内,没有对其他支出造成明显的挤出效应。

      然而,美债供给的期限结构确实表现出一定的恶化趋势,短期国债占比接近两次危机时期的高位,其融资利率也处于20 年以来的高位。短期国债占比的提升与市场降低投资组合的久期有关,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已经十分接近潜在经济名义增长率,这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市场对于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因而选择卖出长久期国债、持有短久期国债。

      美债供给速度在近年来明显加快的根源在于顺周期财政政策的实施。美国财政的收入和支出结构决定其本应有天然的逆周期性,然而从特朗普1.0 开始,政治意志成为财政的主要决定因素,美国财政开始表现出顺周期性。回看历史,每当美国政府债务飙升,都会引发一轮美元信用危机。美元信用危机的缓和需要政府将债务重新分配给私人部门,也就是政府对私人部门的资金注入能够带动实体经济的信用扩张。

      从美债的持有者结构来看,近年来存在部分外国投资者对美债的减持,但主要结构变动发生在美联储和美国国内投资者之间,局部“去美元化”不能推导出投资者对美债需求的大幅减少。与此同时,美债作为传统避险资产的地位确实受到质疑,表现在避险资产的“缩圈”。

      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质疑是本轮“去美元化”交易的重要催化剂。面对质疑,美国新任财长贝森特在上任之初曾给出将赤字率降到3%的愿景,并提出通过减少财政支出、盘活存量资产、激活私人部门的三支柱财政整顿方案。上述方案看似可行,但实施起来造成的“合成谬误”使赤字率正朝着与预想相反的方向前进。在赤字率易上难下的环境下,政策不确定性或进一步加重市场对财政可持续性的质疑。

      风险提示:美债抛售潮持续时间和范围超预期,贸易摩擦态势进一步升级

机构:国泰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梁中华/张剑宇 日期:2025-05-01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