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PMI点评:外贸冲击的衍生影响开始显现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5-03 16:03:28 评论:0

  研究结论

      事件:4 月30 日统计局公布最新PMI,其中制造业PMI 录得49.0%,较上月下降1.5 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 录得50.4%,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制造业PMI 中除了供应商配送时间、从业人员、原材料库存相对比较稳定之外,各个细分项都有不同程度下滑,外贸冲击及其对上游采购、价格的传导有所显现。4月新出口订单PMI(44.7%,前值49%)、进口PMI(43.4%,前值47.5%)下滑较为明显,导致其他环节相应变化,包括:(1)生产细分项录得49.8%,前值52.6%,下降2.8 个百分点,大于整体PMI 的降幅(1.5 个百分点);(2)订单下降之后采购量同样下降,由于新订单(49.2%,前值51.8%)、在手订单(43.2%,前值45.6%)走弱,采购量PMI 从51.8%降低至46.3%,由扩张转向收缩;(3)价格的压力同样明显,出厂价格指数(44.8%,前值47.9%)下降3.1 个百分点,原材料购进价格(47%,前值49.8%)下降2.8 个百分点。

      大企业的变化幅度是最大的(49.2%,前值51.2%,下降2 个百分点),但用绝对值衡量的景气度仍胜于中型(48.8%,前值49.9%,下降1.1 个百分点)、小型(48.7%,前值49.6%,下降0.9 个百分点)企业,这一现象的背后可能是大型企业应对外部风险的调整更加迅速。

      行业间,高技术行业与消费板块的景气度更高:(1)根据统计局相关负责人的解读,高技术制造业PMI 为51.5%,明显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其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2.0%及以上,相对来说装备制造业、消费品行业和高耗能行业PMI分别为49.6%、49.4%和47.7%,比上月下降2.4、0.6 和1.6 个百分点,呈不同程度回落;(2)消费行业更有韧性,这种韧性可能来自内需的支撑,4 月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等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位于53.0%及以上,产需较快释放;纺织、纺织服装服饰、金属制品等行业两个指数明显回落,均低于临界点。

      非制造业PMI 稍有下降,相对更为稳定,但需要关注建筑业新订单指数的变化。4月非制造业PMI 整体为50.4%,前值50.8%,其中建筑业PMI51.9%,前值53.4%,服务业50.1%,前值50.3%:(1)国际环境冲击也有一定体现,如非制造业新出口订单录得42.2%,前值49.8%;(2)需要关注建筑业新订单PMI,4月为 39.6%,前值43.5%,下行3.9 个百分点,处于历史较低位置(除了2020年2 月为23.8%外,近10 年来仅2024 年9 月低于40%为39.5%),建筑业从业人员PMI 为37.8%,呈明显收缩,可见现阶段相关链条提振空间较大。

      面临外部冲击,预期仍然保持扩张,可见近期一系列稳增长政策对信心的提振有所显现。制造业PMI 中生产经营活动预期细分项为52.1%,前值53.8%,继续位于荣枯线以上,根据统计局信息,各个行业中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汽车、铁路船舶航空航天设备等行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均位于58.0%及以上较高景气区间;非制造业PMI 业务活动预期录得56%,前值57.2%,同样处于较高水平。

      4 月政治局会议要求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将外部环境变化归纳为经贸斗争尚属首次,“统筹”一词也意味着这种斗争对国内经济的负面影响难以避免,唯有应对。本次公布的数据已经部分体现了这一冲击,但考虑到“抢转口”的逻辑短期仍然成立,冲击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可能并未全部体现出来,未来将是出口以及整体链条继续下行、逆周期政策提振内需、科技突破赋能行业升级多因素叠加的结果,行业的分化可能会较以往更加明显。

      风险提示

      特朗普关税表态反复变化,进而反复影响市场的风险;? 关税引发的产业链重构导致全球出现增长减速与产能过剩的风险。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至奕/孙金霞/曹靖楠/孙国翔 日期:2025-05-0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