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用事业及环保产业行业研究:来水改善+煤价下行重塑水火防御价值
基本结论
细分行业看:各行业业绩2024-1Q25表现分化。
(1)火电:电量、电价承压,煤价下行贡献业绩增长。受暖冬和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4Q24/1Q25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放缓、叠加清洁能源发电量同比高增挤压,火电发电量承压。此外,电力供需紧张形势有所缓解、火电综合平均上网电价下降,但燃料成本降幅总体大于电价降幅,2024、1Q25行业归母分别同比+31.2%、+6.5%。
(2)新能源:装机增长刺激电量高,利用水平、电价下行使行业业绩承压。自然资源较弱、大规模装机并网后平均利用水平下行使新能源利用小时同比下行,发电量正增长主要受装机总量增长所驱动,尤其4Q24年底抢装、装机扩张提速。而利用率下行、电价折价影响下,行业利润总体承压,2024、1Q25行业归母分别同比-11.5%、-4.6%。
(3)水电:来水改善+龙头水库调蓄,1Q25以量补价增收增利。24全年来水总体同比改善,完成发电量同比+11.7%;1Q25全国来水情况区域间分化,水电发电量增长而利用小时数下降。水电增发带动行业2024、1Q25归母分别+17.6%、+28.1%,且在25年“西电东送”市场化电价同比回落的情况下,发电量增加摊薄成本、实现归母增幅大于营收增幅。
(4)环保:24年水务/固废运营类业绩稳健,1Q25水务盈利修复。伴随下游需求复苏、产能利用率提升,24年固废处理营收同比+6.7%,但应收压力下归母-13%。伴随新建产能逐步走出爬坡期、处理量上升、单位折旧成本下降,叠加运营类资产进入存量提质增效阶段,资本开支开始进入放缓期,1Q25水务/固废行业净利率提升且保持领先。
细分主要标的看:分化格局更显竞争优势。
(1)火电:25年煤价下行,各省区中长期电价分化影响Q1业绩。全国层面火电发电量下降,东部沿海地区电价降幅较大,中部、北方地区电价降幅较小,但高库存压制下、动力煤中枢持续下行,带来部分企业利润端增长。以华能国际为例,公司1Q25Q1营收、归母分别-7.7%、+8.2%。
(2)绿电:利用小时、电价下滑,运营商利润端承压。而装机增速较高的运营商营收仍能实现收入正增长,如三峡能源2024年新项目投产发电驱动营收增长,但归母下滑主要受总电价下滑、参股企业盈利水平波动的影响;1Q25新增装机投产刺激因素减弱后,公司营收转负,利润增长主要通过处置水电板块业务实现。
(3)核电:机组投产、运营情况为影响业绩的主要因素。如5M24防城港4号机组投产驱动中国广核2024年营收、归母净利润同比分别+5%、+1%;中国核电受换料大修多于同期、福清4号机组小修的拖累,业绩短期有波动。
(4)水电:1Q25来水偏丰,收入和利润均实现增长。以长江电力为例,1Q25乌东德、三峡水库来水偏丰刺激发电量+9.4%,而市场化交易电价下降使营收增幅(9%)小于电量增幅,部分机组折旧到期带来利润释放,1Q25公司归母+31%。
(5)环保:固废处置板块受益于产能利用率提升、经营效率提升。以伟明环保为例:公司Q1实现营收、归母净利润增长分别达19%、32%。垃圾焚烧业务与新能源材料一体化产业布局共同助推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
火电:火电资产高质量、积极拓展新能源发电的龙头企业华电国际。水电:建议关注水电运营商龙头长江电力。核电:建议关注电价市场化占比提升背景下,核电龙头企业中国核电。
风险提示
新增装机容量不及预期;下游需求景气度不高、用电需求降低导致利用小时数不及预期;电力市场化进度不及预期;环保需求及政策释放不及预期等。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