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点评:总量托底 结构破局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09 09:52:21 评论:0

  事件:2025 年5 月7 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人介绍“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一是定位与历史对比:本次发布会是近年来少见的“一行一局一会”高规格联合发声,我们认为其旨在通过金融政策稳定市场预期,体现了“总量托底、结构破局”的政策思路,与2024 年9 月24 日(“924行情”)相比,此次会议更偏向中央政治局会议“落实”而非“突破”,政策工具以存量落实为主,更多是2025 年4 月政治局会议部署的延续,例如降准降息、结构性工具扩围等,短期以流动性宽松提振市场信心,中长期通过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增长点,通过“总量托底+结构破局+深化改革”的组合拳来应对内外挑战。

      二是“全面降准+结构性降息”:首先,总量方面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预计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 万亿元;下调政策利率0.1 个百分点,即公开市场7 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从目前的1.5%调降至1.4%,预计将带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同步下行约0.1 个百分点;我们预计央行2025 年全年依旧存在降准降息空间。其次,结构性工具的亮点:聚焦科技创新、普惠小微等重点领域,定向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1)科创金融:增加3000 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由目前的5000 亿元增加至8000 亿元;试点科创债券风险分担机制(央行低成本资金+地方增信),降低发债成本,匹配研发周期;支持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创设投资于科技创新债券或挂钩科创相关指数的专项资管产品,推动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创设科技创新债券类ETF,支持科技创新债券类ETF 通过质押、做市等机制提升流动性,支持社保基金、企业年金等中长期资金加大对科技创新债券及科技创新债券相关产品的配置。(2)全面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25BP,各类专项结构性政策利率、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抵押补充贷款(PSL)利率从2.25%降至2%。我们认为其有助于增强对商业银行的激励,引导其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投放,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推动经济结构转型。(3)消费提振:设立5000 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服务消费与养老的信贷支持,叠加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25BP,协同释放内需潜力。(4)资本市场领域:央行坚定支持汇金公司在必要时实施对股票市场指数基金的增持,并向其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的平稳运行,将5000 亿元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3000 亿元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这两个工具的额度合并使用,总额度8000 亿元。

      三是资本市场深化改革:首先,引入“长钱长投”机制,优化险资权益投资比例,落实3 年以上考核周期;其次,《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鼓励基金行业学习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追求长期稳定回报,减少短期投机操作,促进资本市场可持续发展;第三,正视美国关税政策对A 股上市公司的影响,肯定A 股上市公司韧性,积极帮助受影响企业,体现监管层服务实体经济的责任担当,有助于缓解企业经营压力,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第四,鼓励境内企业境外上市,加强跨境监管合作,支持中概股回归。

      四是防风险层面房地产政策协同发力:在稳楼市方面,商业银行白名  单贷款增加,加快出台相关贷款管理办法,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鼓励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扩围。

       投资建议

      总量托底,结构破局。我们认为本次发布会的核心是“稳预期”,短期提振市场情绪,消费与投资回暖可期,我们预计推动二季度社零和基建投资增速回升,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有望带动地产投资止跌;中长期结构性效应或反映在科技领域贷款增速的提速,通过结构性改革培育新增长点,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走强为国内货币政策释放空间,下阶段市场或呈现结构性行情,我们认为科技成长(AI、机器人)与避险资产(黄金)仍是主线,投资者需关注政策细节落地节奏及海外流动性变化,避免盲目追高,债券收益率曲线形态上短端利率下行将打开长端下行空间,建议投资者把握节奏,交易盘逢调整加仓,配置盘关注地方债供给放量时介入机会。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风险;海外经济波动风险;国内通胀超预期;政策不确定性。

机构:甬兴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郑嘉伟 日期:2025-05-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