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周报2025年第20周
一、中国宏观
高频:本周ICHI 综合景气指数小幅回落,显示当前复苏动能虽强但略显波动。
2025 年第18 周,ICHI 综合景气指数小幅回落,略低于扩张临界值。具体来看,生产景气指数连续两周处于扩张,生产端持续发力,企业生产活动旺盛,产能利用维持强劲。消费景气指数略有回落,或受环比基数较高所致。出口景气指数维持扩张,尽管关税扰动对外需造成影响,但中国对外贸易仍具韧性。
投资景气回调,或受假期扰动影响,预计在节后将回归稳健增长。总体而言,本周指数表现可能受节假日扰动,仍有节奏切换与结构调整的挑战。生产和出口表现相对稳健。未来需进一步关注服务消费与政策项目落地对动能修复的推动效果。
2025 年5 月,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50 个基点、下调政策利率10 个基点。本次一揽子金融政策体现出了“数量上加码、价格上下调、结构上优化”的系统性特征,共同构建起更加灵活、精准、协调的货币政策调控格局。一是数量加码,夯实流动性供给基础。央行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 个百分点,释放约1 万亿元长期流动性,显著提升银行体系的资金可用性。在结构性再贷款方面,新增额度合计1.1 万亿元(其中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3000 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5000 亿元、智能支农3000 亿元),体现出稳增长导向,有效降低银行资金成本,拓展信贷投放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坚实的流动性支撑。二是价格下调,降低融资成本推动信贷扩张。通过下调逆回购利率(10 个基点)、再贷款利率、公积金贷款利率等,央行进一步释放适度宽松信号,推动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同步降低。尤其是结构性工具利率下调幅度达25 个基点,强化对支农支小、PSL 等重点领域的定向支持。三是结构优化,聚焦新质生产力与重点领域融资。本轮结构性工具延续“精准滴灌”思路,强化对新质生产力领域的金融支持。创新推出的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通过央行低成本再贷款叠加多元信用增信机制,有望提升资本市场对高成长企业的融资支持能力。这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效率,也体现了央行稳市场稳预期的政策导向,增强了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度和效能。
二、全球宏观
5 月7 日周三,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 会后宣布保持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不变在4.25%至4.5%的区间,与市场预期一致。鲍威尔在会后声明中提到,联储判断就业和通胀恶化的风险均有所抬升,但考虑到当前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仍高,联储仍处于有利的位置评估未来可能的影响,维持立场不变是目前合适的选择。
5 月8 日周四,英国央行宣布下调基准利率25 个基点至4.25%。此前,考虑到工资增速和通胀水平仍高于目标,英国央行降息幅度整体低于欧洲央行。当前面对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英国央行委员中出现三方分歧,5 名委员支持降息25 个基点,2 人支持降息50 个基点,2 人支持保持利率不变。
三、市场聚焦
5 月8 日周四,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美国第一季度劳动生产率(非农部门每小时员工产出)年化下降0.8%。生产力的提高有助于抑制工资通胀,生产力下降主要体现了贸易相关因素导致的企业产出萎缩。美国劳动力成本未来可能有所抬升,企业利润或有承压。
5 月8 日周四,纽约联储发布调查报告显示4 月美国一年期通胀预期保持在3.6%,三年期通胀预期1.2 个百分点至4.2%,五年期通胀预期下降0.2 个百分点至2.7%。
5 月8 日周四,美国劳工部发布数据显示,5 月3 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13,000 至228,000 人,低于市场预测的230,000 人。4 月26 日当周续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也下降了29,000 至187.9 万人。申请失业救济的人数下降暗示劳动力市场似乎仍具韧性。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