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专题报告:国内物价继续偏弱运行
(1)国家统计局5 月10 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 月CPI 同比-0.10%、前值-0.10%、预期-0.15%;4 月CPI 环比0.1%,前值-0.4%。4 月PPI 同比-2.7%、前值-2.5%、预期-2.8%;4 月PPI 环比-0.4%,前值-0.4%。
(2)CPI 同比持平上月,短期或继续承压。4 月CPI 同比下降0.1%,持平上月。从三大分项对于CPI 同比的拉动来看,食品项的拖累幅度较上月收窄0.3 个百分点,而消费品则由3 月的贡献上涨0.1%转为拖累0.2%。此外,服务项的贡献保持稳定,拉动CPI 同比上涨0.1%,基本持平上月。展望未来,物价短期或继续承压。5 月各地气温升高、天气晴好,农产品批发、重点蔬菜和鲜果等食品类供给充足,相关价格大概率走弱,而出行、旅游等服务消费迎来上升期。此外,国际油价震荡下行传导至国内导致油价下跌或依然是CPI 一项重要拖累因素。往后看,预计5 月CPI同比有望升至0%以上,但回升幅度有限。在当前物价运行趋势下,距离全年2%的目标仍然较为遥远,接下来包括财政加力促消费在内的新的增量政策预计很快出台,这将对物价走势带来一定支撑。
(3)PPI 大概率继续承压。4 月PPI 同比降幅较上月扩大0.2 个百分点至-2.7%,其中新涨价因素的拖累上升,一方面是受美国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滥征关税冲击,叠加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影响,工业品内部需求偏弱;另一方面,国际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相关行业价格下行,特别是石油燃料类,4 月石油天然气开采、石油煤炭加工的同比跌幅在各行业中居前。展望未来,PPI 增速短期内大概率继续承压,一方面,当前中美互相维持较高关税,中国出口增速阶段性回落概率较大,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或导致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承压,整体掣肘国内工业品价格回暖趋势。另一方面,4 月制造业、建筑业新订单及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同时出厂价格指数的回落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PPI增速会有进一步下探的可能。
对资产价格来说,受内需不足和外部冲击共同影响,国内物价持续低迷,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的行业表现可能仍会受到一定程度拖累,而对周期相对不敏感的行业相对占优。接下来,重点关注以旧换新、服务消费等政策受益行业。对债市而言,降准降息落地之后,债市进入新的博弈阶段,重点关注资金面、基本面和关税谈判的边际变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