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联合声明传递的信号:中美贸易摩擦达峰兑现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5-13 00:31:11 评论:0

  核心观点

      2025 年以来美国额外对华加征的整体关税水平在未来90 天内由145%降至30%。展望未来,“芬太尼关税”和“对等关税”可能一下一上,整体关税维持30%附近。当前美国对华关税分为20%的芬太尼关税和34%的“对等关税”(未来90 天内10%), “芬太尼关税”随中美谈判下行,但“对等关税”在90 天后可能重新上行。

      关税下调后,我国年内逆周期政策调节必要性下降,风险偏好助推科技股行情。

      中美会谈释放善意,2025 年以来美国对华整体关税水平由145%降至30%。

      2025 年5 月12 日,中美双方公布5 月10 日至11 日瑞士贸易谈判联合宣言,未来90 天内美国对华额外税率降至约30%(20%芬太尼关税+10%“对等关税”),中国对美进口关税同步调降,并取消非关税反制措施。宣言内容主要有3 点:

      一是取消4 月8 日以来中美因关税反制而两次加征的额外关税,美方承诺取消4月8 日以来对华加征的额外91%反制关税,相应的中方也取消91%反制关税,中美“对等关税”由4 月10 日的125%降至4 月3 日“对等关税”发布时的34%。

      同时中方取消4 月2 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二是在未来90 天内双边“对等关税”暂时由34%调降至10%。

      三是建立机制就经贸关系进行协商。重点提到“根据需要,双方可就相关经贸议题开展工作层面磋商”,沟通机制的建立意味着中美两国未来贸易关系失速的风险大幅收敛。

      双边贸易关系缓和后外需对我国GDP 的影响降至约-1%。一是2018 至2019 年贸易摩擦时期数据估算出口关税弹性约-1.19(PIIE 估算约1.5),2024 年中国对美出口总额3.73 万亿元人民币,以中美关税水平为30%估算,估算出口将减少1.3 万亿人民币。二是考虑2024 年中国GDP 名义值在134.9 万亿元,美国对华加征30%关税对GDP 的直接影响约为-1%。三是关税对贸易的影响边际递减,同时对华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例如机械电气设备、家具等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进行替代,实际减量要低于估算。

      展望未来,“芬太尼关税”和“对等关税”可能一下一上,额外关税维持30%当前美国对华额外关税分为20%的芬太尼关税和34%的“对等关税”(未来90天内为10%),未来可能出现差异化走势。

      “芬太尼关税”方面存在逐步调降可能,本次中美瑞士会谈中芬太尼问题被重点讨论,双方均有该领域主官出席,且会后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称“中美在芬太尼问题上正在取得进展”。作为针对单独问题的“临时性”关税,未来中美“芬太尼”关税可能进一步调降。

      “对等关税”方面中美关税水平短期“见底”,90 天后的稳定水平更可能高于10%。

      特朗普对等关税以贸易逆差为核心目标。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4 月2 日发布报告,介绍“对等关税”的计算方法,可以简单概况为一国“对等关税”=(美国对其净进口/美国对其总出口)/2,体现特朗普核心政策目标在于收窄各国对美贸易顺差规模。中美10%的“对等关税”可能是最低水平,参考英美贸易协定5 月8 日英美达成贸易协定,其核心内容一是保留10%美国对英国的“对等关税”,二是英国扩大自美国乙醇(7 亿美元)和农产品(2.5 亿美元)进口配额,三是美国扩大自英国进口汽车的配额(每年前10 万辆按10%缴纳关税,超过后按25%缴纳关税。

      考虑英美贸易中美国是顺差,而中美贸易中美国是较大幅度逆差国,中美以收窄贸易赤字为目标的常态化关税税率可能高于10%,未来可能在此基础上抬升。

      未来中国对美关税水平可能基于收窄对美贸易顺差的考量进一步调降,可能低于美国对华整体关税水平。“对等关税”落地前中美整体互相加征关税水平并不对等,美国分两次共计额外加征20%关税,中国对部分行业进行反制,整体加征关税水平约1.4%。未来考虑美国收缩贸易赤字的核心诉求,中国可能进一步调降关税换取“对等关税”的下调。

      中国逆周期调节必要性下降,风险偏好回升支撑科技股行情。

      中美日内瓦经贸谈判后双边关税水平大幅下降,当前水平下美国对华关税对我国GDP 的影响有限,年内大规模财政政策刺激的必要性下降。

      大类资产方面短期看好科技股结构性牛市。一是考虑未来中美整体关税水平可能维持在30%附近,二是中美经贸关系缓和,外部不确定性下降抬升市场风险偏好。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超预期恶化。海外经济超预期下滑,若海外经济因风险事件出现大萧条,则外需大幅回落会大幅冲击我国出口。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超/林成炜/汤子玉 日期:2025-05-1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