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行业研究周报:国产代工二季度指引谨慎不改长期受益趋势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15 11:42:48 评论:0

  投资摘要:

  市场回顾

  上周(5.5-5.9)申万电子行业指数上涨0.64%,在申万31个行业中排名第30,跑输沪深300指数1.36%。

  每周一谈:国产代工二季度指引谨慎不改长期受益趋势

  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二季度指引谨慎,预计国产代工仍将长期受益国产化需求提升。中芯国际发布2025年一季报,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5Q1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2.47亿美元、环比增长1.8%,毛利率22.5%、环比大致持平,产能利用率环比增长4.1个百分点至89.6%。根据中芯国际发布的24Q4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和2025年一季报,25Q1公司毛利率高于此前给出的“在19%-21%之间”的指引,销售收入环比增速低于此前给出的“环比增长6%-8%”的指引。根据中芯国际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相关数据计算,25Q1公司晶圆销售单价ASP环比出现下滑。根据电子工程专辑消息,公司表示,其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客户提前备货,国内以旧换新消费补贴等政策推动的大宗类产品需求上升,以及工业与汽车产业触底补货。公司在25Q1产品良率出现波动,一方面由于公司厂务在年度维修时出现突发情况,影响了产品的工艺精度和成品率问题,另一方面公司一季度新进设备较多,在设备验证过程中,发现设备性能和工艺表现需要改进,导致产品良率波动,以上影响预计延续到未来四到五个月。根据中芯国际2025年一季报,公司25Q2收入指引为环比下降4%-6%,毛利率指引为18%-20%,毛利率指引中值19%低于25Q1的实际毛利率3.5个百分点,预计公司25Q2业绩增长水平或将因此受到扰动。

  华虹半导体发布2025年一季报,公司25Q1销售收入为5.41亿美元,毛利率为9.2%,均符合指引。整体业绩延续了二零二四年以来的趋势,销售收入稳步成长,产品结构持续优化,产能利用率保持满载。公司二季度指引为主营业务收入约在5.5-5.7亿美元之间,主营业务毛利率约7%-9%,毛利率指引低于25Q1实际毛利率水平。我们认为,在国内AI模型迭代和应用催生的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工业和汽车领域等行业触底反弹下,产业链本地化转换有望继续走强,更多的晶圆代工需求回流本土可期,国产代工或将持续受益。

  4月DRAM价格上升22%、NAND上涨11%。根据集微网消息,受半导体关税不确定性引发的IT设备厂商囤积芯片影响,4月DRAM和NAND的固定交易价格上涨。DRAMeXchange数据显示,用于PC的通用DRAM DDR48Gb产品的固定交易价格为1.65美元,较3月份上涨22.22%。用于存储卡和USB的128Gb多层单元(MLC)NAND的固定交易价格也较3月份上涨11.06%,达到2.79美元。价格上涨主要受益于IT设备制造商的存储芯片库存消化后的补库。建议关注有望受益存储上游控产、库存消化及行业供需关系改善逻辑下的存储模组和端侧存储公司。

  预计2025年全球AR眼镜出货量将增长42%。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XR显示器出货量与预测报告》,2025年全球XR(AR/VR)显示器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6%。AR增速预计将达到42%的同比增幅,这一增长将由支持AI功能的新型AR智能眼镜的推出推动。LCD预计仍将主导VR显示技术,2025年有望占据87%的出货份额。LCD不仅用于入门级头显,也应用于配备量子点和MiniLED等先进技术的高端设备。在AR领域,硅基OLED(OLED-on-Silicon)份额预计将降至75%,为MicroLED和LCoS显示技术让出更大空间。预计2026年将延续类似复苏态势,AR显示面板出货量增长38%,VR增长2.1%。

  投资策略:建议关注国产AI产业链相关标的海光信息、寒武纪-U、中芯国际、深南电路、华丰科技、杰华特、中科曙光、中兴通讯等;建议关注关税政策对半导体产业链转移的影响,关注国产替代逻辑下的模拟、功率、射频芯片和IDM厂商纳芯微、泰凌微、卓胜微、士兰微等,半导体设备和零部件、先进制程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北方华创、拓荆科技、精测电子等;建议关注有望受益存储上游控产、库存消化及行业供需关系改善逻辑下的存储模组和端侧存储公司。

  风险提示:贸易摩擦加剧,需求复苏不及预期,产能扩张不及预期,竞争加剧


申港证券 王伟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