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社融数据点评:政府债支撑社融 信贷呈现“小月”走势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15 13:57:16 评论:0

  社融增速稳中有升,信贷呈现“小月”走势。从社融存量看,2025年 1-4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7%,增速较1-3月份升高0.3个百分点。从社融增量看,4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585 亿元,较3月的58894 亿元显著走低,符合“小月”走势,但低于市场预期,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较上年同期大幅多增12243亿元,主要因去年同期暂停手工补息、政府债发行放缓导致低基数。4 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44 亿元,为去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比少增2505 亿元。4 月社融结构上,政府债仍为社融扩张的主要力量,而人民币信贷受到季节性因素、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偏弱运行,当月新增值低于Wind 一致预期。5 月7 日,一揽子货币政策出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宏观调控强度,推出3类10项政策,包括降准50bp、降息10bp 以及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降低25bp 等,后续在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助力、中美关税摩擦缓和下,社融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信贷数据也有望边际好转。

      政府债融资仍为社融主要增长项,企业债券融资平稳增长。从社融结构看,2025年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约7.29%,占比较3月大幅回落57.6 个百分点。新增直接融资12494 亿元,同比多增11538 亿元,占比为107.85%,较3月回升83.4 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升高 253.1 个百分点。政府债仍为支撑社融增长的主要力量,2025 年4月政府债新增9762 亿元,同比多增10699 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约为 84.3%,明显高于2020-2024 年同期均值50.5%。年初以来财政靠前发力,政府债券加快发行,持续为社融扩张提供有力支撑;企业债券融资2340 亿元,同比多增633亿元,呈平稳增长态势,或与企业科技创新债券发行加快有关,4 月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净融资额达到823 亿元,高于去年同期227 亿元,城投债融资仍偏低,Wind 统计口径下2 月城投债连续两个月净偿还,4 月净偿还900.4 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同比多增205 亿元至391 亿元,4月股市经历了先跌后升;另外,在去年同期低基数的情况下,表外融资同比增加 1386 亿元至-2873亿元,其中未贴现票据减少2793 亿元,同比少减1697 亿元,与之相比,表内票据增加8341 亿元,表内外票据“跷跷板”较明显。

      企业信贷表现偏弱,居民中长期信贷同比多增。2025 年4 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6100 亿元,同比少增2500 亿元。其中,票据融资增加8341 亿元,同比少增40 亿元 ,是企业贷款增长的主要来源,银行通过票据冲量明显;短期贷款减少4800 亿元,同比多减700 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500 亿元,同比少增1600 亿元,企业中长期信贷需求偏弱,这除了受到全球经贸摩擦的影响外,也反应出地方政府隐债置换的影响,4 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2%,处于历史低位。随着中美相互降低关税,国内货币扩张力度增强,后续企业预期有望逐步转好。4月,居民贷款减少5216 亿元,同比多减50 亿元。居民短期贷款减少4019 亿元,同比多减501 亿元,这或因多家银行信用消费贷利率4月阶段性上调,且外部不确定性增强从而对居民端消费造成短期波动影响,随着后续“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持续落地,居民消费信贷有望  逐步回升;居民中长期贷款减少1231 亿元,同比少减435 亿元。4 月在季节性因素影响下,新房成交增长动能边际有所转弱,4 月前半月重点城市新房成交环比降14%,但是重点城市二手房成交同比增长,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4 月,一线城市中,深圳二手住宅成交5733 套,同比增长37%;上海二手房成交超2.3万套,同比增长30%;北京二手住宅成交超1.5万套,同比增长17%,二手房成交保持增长对居民中长贷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释放稳楼市信号,提出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明确“持续巩固”稳定态势,后续地产投资也有望延续企稳态势,预计在政策加持下,居民购房信贷需求有望逐步回暖。

      人民币存款同比少减较多,M2增速走高。2025 年4月单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400 亿元,同比少减3.48 万亿元,一方面因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另一方面在外部环境波动背景下,居民和企业存款意愿有所增强。其中居民户存款减少1.39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减4600 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3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少减5428 亿元;财政存款增加3710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729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数偏低有关;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57 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90 万亿元,或与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稳定资本市场有关。4月末,M2同比增长8%,较上月抬升1个百分点,或与去年低基数有关;M1同比增长1.5%,较上月小幅下降0.1 个百分点,但仍为近一年来较高水平。M2 增速走高或与去年同期基数走低、国家队托底资本市场有关。4月末,M1与M2剪刀差为6.5个百分点,较上月末扩大1.1 个百分点,剪刀差再次走扩或反应出实体经济部门仍谨慎的态度。后续随着5月7日一揽子货币政策落地,以及去年同期基数持续走低,M2 有望延续温和上行态势。

      风险提示:国内政策落地节奏不及预期,美国关税政策变化超预期。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叶凡/刘彦宏 日期:2025-05-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