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金融数据点评:信贷增长的非常规性扰动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5-15 15:55:29 评论:0

事件:2025 年5 月14 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5 年4 月货币金融数据:社融新增1.16 万亿元,前值为新增5.89 万亿元;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7%,前值为8.4%;人民币贷款新增2800 亿元,前值为新增3.64 万亿元;M1 同比增速为1.5%,前值为1.6%。

    核心观点:

    4 月份金融数据呈现“社融强+信贷弱”的组合。财政持续靠前发力,社融增速进一步加快,较为符合预期。而信贷偏弱主要是受季节性、清欠加快、关税冲击等非常规因素扰动。向前看,一揽子金融政策将加快落实,配合二季度财政发力,而信贷的非常规扰动因素可能弱化,预计主要金融指标有望平稳向好。

    一、信贷增长存在非常规扰动

    2025 年5 月14 日,人民银行公布2025 年4 月金融数据。我们主要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4 月份新增社融1.16 万亿元,同比多增1.22 万亿元,表现弱于市场预期。从季节性表现来看,4 月份社融增量也低于过去六年(2019-2024 年)1.45 万亿元的同期均值。4 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速为8.7%,较上月上升0.3 个百分点。

    结构上,4 月社融口径的人民币贷款当月新增844 亿元,同比少增2465 亿元。

    外币贷款连续13 个月负增长,当月减少130 亿元,同比少减180 亿元。非标融资当月减少2873 亿元,同比少减1386 亿元。

    直接融资中,4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9729 亿元,同比多增10666 亿元,依然为社融主要的增量来源;企业债券净融资2340 亿元,同比多增633 亿元,边际好转明显;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91 亿元,同比多增205 亿元。

    (2)4 月金融机构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2800 亿元,同比少增4500 亿元。从结构来看,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435 亿元,短期贷款同比少增501 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600 亿元,短期贷款同比少增700 亿元,企业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0 亿元。

    (3)新口径下,4 月M1 同比增速为1.5%,较上月小幅回落0.1 个百分点;M2 同比增速为8.0%,较上月改善1 个百分点;社融-M2 同比增速差为0.7 个百分点,较上月回落0.7 个百分点。

    4 月当月人民币存款减少4400 亿元,同比少减34800 亿元。从结构上来看,居民存款当月减少13900 亿元,同比少减4600 亿元;财政存款增加3710 亿元,同比多增2729 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297 亿元,同比少减5428 亿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5710 亿元,同比多增19010 亿元。

    对4 月份金融数据,我们解读如下:

    (1)社融增速进一步提升,财政表现“一枝独秀”。4 月份新增社融规模较市场预期的中位数略低,且弱于往年同期表现,但存量同比增速进一步加快。

    从驱动因素来看,财政“一枝独秀”的结构性特征较为突出,4 月政府债券净融资为9729 亿元,占社融新增量的84%。2024 年9 月份增量一揽子政策推出,2025 年开年以来,财政持续靠前发力,而进入到4 月份,特别国债启动发行,叠加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和特殊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持续推进,4 月当月三者合计净融资约7500 亿元,拉动社融增速约0.2 个百分点。

    此外,4 月企业债券净融资明显好转,对社融增长构成积极贡献。进入4 月份,随着外部风险升级,债券利率快速下行。4 月末相较于3 月末,10 年期国债利率累计下行19bp,而指针银行边际负债成本的1 年期同业存单利率则累计下行13bp。这一变化也意味着债券市场主体融资环境条件依然宽松,发行成本是扰动新增融资意愿的更主要因素。

    社融的主要拖累因素则来自于贷款和非标融资:

    ① 非标融资与标准债券融资形成“此消彼长”的效应,而4 月份标准债券的发行环境相对友好,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委托和信托贷款的需求。

    ② 贷款增长较为乏力,4 月社融口径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少增2465 亿元,对社融拖累较大。而考虑到4 月未贴银票同比多增1696 亿元,商业银行已经通过贴票增加资金投放,信贷增长放缓的压力有所缓解。

    (2)信贷增长放缓,存在非常规因素扰动。具体来看,4 月份信贷增长放缓可能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

    其一,4 月份为惯例上贷款投放的小月,而今年3 月份信贷增长的上行脉冲较强,对4 月份的透支尤为明显。实际上,如果合并3-4 月份来看,金融机构口径的人民币贷款则同比多增1000 亿元。

    其二,2025 年1-4 月,地方政府特殊再融资专项债累计发行1.60 万亿元,资金持续从财政回流至企业乃至居民端,若考虑到一定的时滞,对4 月信贷的扰动效应可能较强。若还原特殊再融资债的影响,4 月末人民币贷款同比增速在8%以上。

    其三,4 月,中美关税争端持续升级,企业增资扩产意愿减弱。2025 年4 月制造业新出口订单PMI 指数较上月下降4.3 个百分点。贸易冲突超预期,部分企业转为观望,放缓了投资行为,对融资需求响应减弱。4 月当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1600 亿元, 产生较大拖累。

    以上三大因素是4 月份信贷增长偏弱的非常规扰动项。目前,美国对我国现行关税税率仍较高,PPI 同比下行以及企业盈利压力仍存,增量宏观政策仍需适时推出,巩固经济稳定发展势头。

    (3)低基数下,M2 同比增速明显回升。2024 年4 月份,禁止手工补息整改力度较大,当月M2 同比增速下降较快,带来了低基数效应,今年4 月M2 同比增速较上月提升1 个百分点至8.0%。而M1 同比增速则在上月的快速反弹后回复平稳。

    此外,居民投资行为也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一方面,4 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但较去年同期明显好转。随着居民“存款搬家”放缓,对M1 和M2 同比增速的扰动也会下降。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持续活跃,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增长,对货币供应增速构成正向贡献。

    总结来看,4 月份金融数据呈现“社融强+信贷弱”的组合。财政持续靠前发力,社融增速进一步加快,较为符合预期。而信贷偏弱主要是受季节性、清欠加快、关税冲击等非常规因素扰动。向前看,一揽子金融政策将加快落实,配合二季度财政发力,而信贷的非常规扰动因素可能弱化,预计主要金融指标有望平稳向好。

    二、风险提示

    财政刺激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流动性投放有缺口导致资金面出现波动。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高瑞东/王佳雯 日期:2025-05-1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