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行业深度报告:揽星补地贯通寰宇,拓维重构数智之疆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5-16 13:45:58 评论:0

  苍穹织网,以天补地:卫星通信成为构建天地一体化通信体系的关键力量,行业景气度及市场空间不断增强。受限于地理环境复杂性与部署成本等因素,传统地面蜂窝网络在覆盖范围上仍存在显著短板。在此背景下,星地融合网络应运而生,卫星通信凭借覆盖广、部署快、抗地形干扰能力强等技术优势,成为未来全球无缝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撑。其中,低轨卫星优势明显,全球在低轨卫星通信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中国在政策端与产业端协同发力,持续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推动卫星互联网成为国家“新基建”战略重点方向之一。卫星产业是一个高度综合的领域,涵盖了从航天器研发到商业化应用的完整闭环。从卫星产业链收入占比来看,根据SIA统计,全球卫星发射、制造、运营服务、地面设备制造占产业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53%、6.03%、38.67%和52.77%,下游应用和终端设备在商业化落地中具有关键地位,未来产业价值重心正逐步向服务和应用侧倾斜发展。随着低轨星座的持续部署与终端能力的跃迁,卫星通信的下游应用正从传统的“补地面通信之不足”,转向“主动服务高可靠、高移动、高边远”的关键场景,呈现出从To G刚需向To B拓展、再逐步向泛C端延伸的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格局,应用场景有望加速打开。

  通宇通讯——固本拓新天,链动星途远:5G后周期调整促使传统基站天线厂商转型,通宇前瞻性切入卫星通信赛道,围绕“连接”主线,向卫星通信、通感一体化、空天地融合等前沿领域延伸,以技术积淀和天线核心优势为支撑,探索“第二成长曲线”。公司从2017年即启动对卫星通信天线的布局,通过一系列对外参股与合资举措,深度绑定卫星产业上下游关键玩家,聚焦高壁垒的星载有源相控阵、动中通天线、地面站系统等领域,逐步建立起“星-地-端”全链条产品矩阵,积极参与低轨星座建设与测试任务。2023年,卫星通信产业化有实质性进展后,公司先后在国家项目中标地面站以及星上通讯组件订单。2024年公司首次披露卫星通信收入,毛利率达25.39%,成长性初步兑现。

  震有科技——揽高轨以铸魂,驭低轨而致远:震有科技是国内少数拥有卫星通信核心网系统自研能力的企业,持续攻克在卫星载荷、地面信关站以及终端侧的关键通信技术。公司同时覆盖高轨卫星和低轨卫星通信领域,是多个国内卫星通信重点项目核心系统的承建单位。作为中国电信天通一号核心网独家供应商,验证了其在手机直连卫星业务的工程交付与服务能力。当前,公司正积极参与3GPP NTN标准的推进工作,相关产品也已进入试验验证阶段,未来有望实现从地面主导向星地协同的通信能力升级。在卫星通信从“能通”向“好用”迈进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加快推动星地融合网络建设,震有科技凭借自主可控能力有望持续受益,是中长期具备稀缺性与成长潜力的优质标的。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通宇通讯与震有科技,两者在低轨卫星通信加速落地背景下具备长期成长价值:通宇通讯依托传统通信业务稳健发展,卫星通信板块通过“星-地-端”一体化布局加速放量,有望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平台型企业;震有科技具备核心网系统全栈自研能力,切入“星地融合”通信中枢环节,产品高壁垒、高毛利,有望持续受益于国产替代与估值重塑。

  风险提示:原材料供应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相关政策的不确定性的风险:卫星通信技术不达预期的风险等


中国银河 赵良毕,刘璐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