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社融数据点评: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的力度仍然较大

股票资讯 阅读:5 2025-05-17 19:07:31 评论:0

研究结论

    事件:2025 年5 月14 日央行公布最新金融数据,2025 年4 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591 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12249 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4 万亿元,同比增长8.7%(前值8.4%,后同)。

    新增政府债券规模同比多增幅度维持在万亿水平,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方式由贷款转变为债券:

    4 月信贷规模同比转为少增。社融口径下,2025 年4 月新增信贷884 亿元,同比少增2465 亿元(多增5314 亿元)。

    金融机构口径看,信贷同比增幅波动主要源于企业信贷。2025 年4 月居民贷款减少5216 亿元,同比多减50 亿元(多增447 亿元),其中短贷是居民信贷的主要拖累,4 月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多减501 亿元(少增67 亿元),下行幅度较大。相较之下,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减435 亿元(多增531 亿元),维持稳定。值得一提的是,居民中长期的韧性可能未必源于房地产贷款,还有部分源于耐用品消费贷,因为3 月的“小阳春”过后,4 月末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4 周移动平均)同比为-11.9%(7.7%),明显回落。

    企业信贷融资规模显著下滑,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债券。2025 年4 月企业新增贷款6100 亿元,同比少增2500 亿元(同比多增5000 亿元)。结构上,短贷同比增幅下降程度明显更大,2025 年4 月企业短贷同比多减700 亿元,而3 月为同比多增4600亿元;4 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幅有所收窄,同比少增1600 亿元(少增200 亿元);票据融资同比少增40 亿元(少减514 亿元)。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信贷规模波动较大,但4 月企业债券同比多增了633 亿元,较3 月多减5142 亿元显著好转。

    据第一财经,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置换隐性债务相关贷款,统计上会下拉信贷增速,但实质上只是将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方式由贷款转变为债券,不影响金融支持力度。

    4 月政府债券维持较快发行节奏,支撑社融规模。2025 年4 月政府债券新增规模为9729 亿元,当月同比多增10666 亿元(10240 亿元),基本延续一季度的态势。具体来看,4 月启动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发行,加上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再融资专项债发行持续推进,当月净融资约9700 亿元,同比多约1.1 万亿元。

    表外三项同比增幅扩大。2025 年4 月表外三项合计上升了184 亿元(上升了355 亿元),同比多增1386 亿元(少增63 亿元)。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多增1696 亿元(多增80 亿元);信托贷款多减219 亿元(少增443 亿元);委托贷款多减91 亿元(少减300 亿元)。

    M2 同比增速显著上升。2025 年4 月 M1、M2 同比增速分别为1.5%、8%(1.6%、7%),M1M2 剪刀差扩大至-6.5%(-5.4%)。需注意,4 月M2 同比大幅抬升可能部分和基数有关,去年同期一系列严监管措施的影响较为显著,同时低基数效应也可能延续至5 月。

    2025 年4 月社融规模虽然并未如前几个月续创历史同期新高,但整体依然维持较快增速。从结构上看,政府债券同比多增幅度维持在万亿规模,且同期财政存款仅同比多增2729 亿元;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方式由信贷转变为债券。展望后续,5月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措施,有助于拉动实体融资需求,社融规模有望维持较快增长。

    风险提示

    贸易战升级背景下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的风险;

    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紧缩的风险。

机构: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国翔/孙金霞/曹靖楠/陈至奕 日期:2025-05-1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