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行业专题报告:稳定币法案推动行业加速看好发行平台、支付以及RWA场景
稳定币作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区块链经济的重要桥梁,已形成以USDT和USDC为代表的双寡头格局。USDT依托灵活监管,在线下支付、跨境交易及OTC市场展现强大适用性,截至2025年3月,市占率高达62%;而USDC则凭借全额储备、链上合规、信息透明等特征,在DeFi及CEX等主流场景广泛使用。尽管2022年经历信任危机,但稳定币凭其低波动、高效率、避险功能等优势,成为加密资产投资与支付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中国香港、美国、欧盟等地相继发布监管框架,稳定币正加速迈向合规化发展新阶段,金融机构也积极入局抢滩,推动行业迈向机构化、标准化与全球化。
深度剖析五大误解重新理解稳定币
Ø当前市场对稳定币存在五大常见误解:一是认为监管法案落地将自动带动稳定币规模快速扩张,忽视了其高度依赖加密资产整体市值的前提;二是认为合规稳定币能迅速取代非合规产品,且盈利能力可对标,实则USDT仍凭借庞大长尾客户和低成本运营保持优势;三是夸
大稳定币对美债的增量需求贡献,实际合规稳定币只能持有三个月内期限美债,难以实质缓解(核心问题在中长债)美债融资压力;四是高估RWA与稳定币结合对比特币生态的正面效应,反而可能因资金分流造成对核心加密数字资产的持仓集中度;五是误以为中国香港和欧盟发行稳定币可争取货币定价权,实则核心锚定资产仍是美元,定价权目前仍牢牢掌握在美元体系之中。
投资逻辑
我们认为稳定币行业长期大有可为,合规非合规各有千秋,看好有规模效应潜力的平台型发行商,建议关注龙头泰达(未上市,映射股泰达控股的RUM)、建议关注龙二Circle、港股众安在线,以及未来有支付场景的公司;建议关注有支付场景的平台型公司,重点关注美股支付龙一Paypal,港股跨境支付龙头连连数字;同时建议关注未来有RWA业务场景的平台公司,建议关注蚂蚁集团。
风险提示:合规稳定币替代效果不及预期、美债利率或结构变化带来资产配置风险、美元主导地位短期难以撼动风险、建议关注公司的商业拓展或监管合规不及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