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功能性食品行业调研简报:市场简报:新规落地“零添加”成历史,行业如何转型?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7-04 20:51:50 评论:0

  Q1:颁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的背景和原因是什么?

  “零添加”作为一种极具吸引力的市场营销概念,部分调味品企业敏锐捕捉到这一需求,以“零添加”为卖点推出酱油产品,部分产品甚至以高价定位抢占市场。然而,“零添加”缺乏统一标准,不同品牌对“零添加”的定义存在差异,部分品牌仅标注“零防腐剂”却未说明是否含酵母提取物、谷氨酸钠等添加剂,甚至通过商标设计或宣传话术暗示“零添加”,导致消费者误解。

  2025年3月,第三方机构检测13款“零添加”酱油,发现12款含镉、7款含砷,知名酱油产品被推上风口浪尖,消费者质疑其商标误导消费,企业却以“符合国标”回应,进一步动摇信任。事件发酵后,国家卫健委同国家市监局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2025)等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修改单,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国家卫健委专家指出,“不添加”、“零添加”并不意味着食品更安全或是具有更高品质,该类宣传方式是部分企业利用消费者追求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来吸引消费者。而“不添加”不等于食品终产品中的相关成分一定为零。食品标签的本质作用是让消费者能清楚了解食品的本质和真实属性。新标准实施后预包装食品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或类似用语,核心目的是避免食品标签对消费者造成误导,同时也促使消费者通过配料表等其他方式去阅读食品标签,避免因盲目关注“零添加”等宣传用语,忽略了产品的真实属性。


头豹研究院 郝世超,钟琪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