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二季报回顾:加仓成长及金融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22 17:22:42 评论:0
  公募基金仓位变动:股票仓位小幅上涨,港股加仓,A股仓位下降2025 年二季度A股市场先抑后扬,上证指数上涨3.3%,偏大盘蓝筹的沪深300 上涨1.3%,成长风格分化,创业板指上涨2.3%,科创50 下跌1.9%,中小市值的中证1000 和中证2000 分别上涨2.1%和7.6%,中证红利基本收平。在此背景下,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单季度收益率中位数为2.1%,收益率较上季度有所回落。

      公募基金资产规模扩张,权益资产和债券资产占比均下降。二季度公募基金整体资产规模扩张,资产总值由上季度的33.8万亿元升至36.7 万亿元。其中,股票资产规模从上季度的6.9 万亿元升至7.2 万亿元,但股票占资产总值的比重较上季度下降0.9 个百分点至19.6%;债券资产占比较上季度下降0.4 个百分点至57.8%;现金资产占比明显上升。

      主动偏股型基金规模不变,股票仓位小幅上涨,A股仓位下降;新发基金规模上涨,存量净赎回规模走扩。主动偏股型基金资产总值约2.6 万亿元,较上季度基本持平;股票资产规模较上季度略降至约2.3 万亿元,仓位上涨0.1 个百分点至87.5%;A股仓位较一季度进一步下降至70.6%,为近10 年较低水平。从资金供给来看,我们通过基金份额和区间净值数据估算,二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净赎回规模647 亿元,同期被动基金规模继续提升。新成立基金方面,新发主动偏股型基金363 亿份,较一季度提升1.4 倍;股票型ETF基金发行份额较一季度有所回落,但仍处于历史高位。港股方面,二季度恒生指数上涨4.1%,恒生科技指数下跌1.7%,可投资港股的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提升1 个百分点至28.1%。

      重仓股配置特征:龙头持股集中度下降;通信、金融和国防军工加仓,食品饮料和汽车减仓1) 龙头公司持股集中度下降。主动偏股型基金重仓前100 公司重仓市值占比由57.4%降至52.2%,重仓前50 市值占比由44.9%降至40.1%。从二季度重仓持股的变动看,中际旭创、新易盛和沪电股份持仓规模上升较多,比亚迪和立讯精密持仓规模下降较多;港股的信达生物和泡泡玛特获加仓较多,阿里巴巴减仓较多。

      2) 创业板和科创板仓位上升,主板仓位下降。主板二季度重仓仓位由上季度的67.1%继续下降至64.5%。成长风格配置仓位分化,本季度创业板仓位明显回升2 个百分点至19.2%,超配约1.2 个百分点;科创板重仓仓位继续上升0.4个百分点至16%,超配约7.8 个百分点;北交所二季度重仓仓位提升0.2 个百分点至0.5%。

      3) 加仓通信、金融及国防军工等行业,减仓食品饮料及汽车。加仓行业方面,经历前期回调、估值较低且上季度减仓较多的通信行业本季度获加仓最多,仓位上升2.2 个百分点;TMT板块的传媒和电子,也分别获加仓0.7 和0.2 个百分点;大金融板块加仓也较多,有资产负债表修复逻辑且受长线资金青睐的银行仓位增加1 个百分点,受益于投资者情绪修复、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及稳定币主题催化的非银金融也获加仓0.7 个百分点;需求有望改善且有事件催化的国防军工加仓0.6 个百分点;医药生物和农林牧渔也分别获加仓0.6 和0.4 个百分点。减仓方面,白酒等食品饮料行业需求预期偏弱,本季度减仓2.3 个百分点,仓位下降最多;汽车、电力设备和机械设备仓位分别下降1.3、1.1 和0.9 个百分点;TMT板块中仅计算机减仓0.5 个百分点;偏周期的钢铁、煤炭和房地产仓位分别下降0.2、0.1和0.1 个百分点;大消费领域的家用电器和社会服务仓位也分别下降0.8 和0.1 个百分点。

      4) 专精特新仓位上升,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主题仓位下降。专精特新主题仓位较上季度小幅上升0.2 个百分点至6.2%;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主题仓位分别回落2.0/0.4 个百分点至7.8%/4.1%;电信、建筑、石油石化、煤炭和银行等五个行业大型央企仓位由2.0%下降至1.9%;高股息主题仓位为5.1%,与上季度持平。

      5) 赛道方面,光伏、创新药、军工仓位上升。我们梳理的半导体、创新药、新能源汽车链、光伏风电、军工、消费电子和酒类等赛道,覆盖约400 家上市公司,公募重仓持股比例由上季度44.1%回落至39.2%。其中,酒类减仓最多,仓位下降2.7 个百分点;新能源车/消费电子/半导体仓位分别下降1.7/1.0/0.6 个百分点;光伏风电/创新药/军工分获加仓0.1/0.3/0.6 个百分点。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求索/魏冬/黄凯松 日期:2025-07-2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