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点评:反内卷下周期行情短期可能持续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7-25 10:20:19
评论:0
投资要点
当前周期板块大幅上涨的原因:政策导致基本面预期改善、部分行业估值较低等。
(1)反内卷政策导致周期行业基本面预期出现改善。一是2025 年7 月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释放出国家最高层“反内卷”的明确信号。二是7 月以来,反内卷政策推动相关行业基本面预期改善,相关的商品和股票价格因此出现明显上涨:首先,截至7 月24 日,碳酸锂、多晶硅、玻璃、焦煤、焦炭等商品期货价格分别上涨达22.3%、63.6%、28.4%、42.3%、21.9%;其次,截至7 月22 日,钢铁、煤炭、有色、基础化工、建筑材料、快递、电力设备等指数分别上涨达19.3%、8.7%、11.0%、7.2%、17.4%、2.7%、7.7%。(2)行情开启时部分周期行业估值较低:以2025 年7 月1 日收盘价计算,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电力设备近十年来PE 分位数较低,分别为6%、23%、32%,而钢铁、建筑材料、煤炭PE 分位数相对偏高,分别为81%、72%、70%。
行情的持续性:反内卷政策力度较强,周期行情短期可能持续。(1)反内卷政策力度可能较强,相关周期行业基本面预期可能持续改善。一是复盘历史,2016 年和2020 年供给侧改革政策均是通过去产能提升产品价格,政策力度强、出清效果好的行业直接受益:首先,2016 年核心矛盾是产能严重过剩、库存高企、杠杆和成本过高,因此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核心是去产能、去杠杆,而2020年核心矛盾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足、要素市场化配置不够高效,因此提出了“双碳”等政策,核心是控能耗、去产能;其次,2016 年去产能主要通过总量压缩、环保等手段,2020 年去产能主要通过控制能耗等手段;最后,政策力度强、出清效果好的行业直接受益,如2016 年通过总量“硬指标”去产能的煤炭、钢铁、煤电和通过环保手段去产能的建材、有色金属、石化等,2020 年通过能耗控制去产能的煤炭、钢铁、煤电等以及政策鼓励的新能源等。二是当前来看,本轮反内卷政策力度可能较强,相关行业基本面预期可能持续改善:首先,当前的核心矛盾是不少行业无序竞争、内卷严重导致PPI 连续下行,因此当前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反内卷去产能、提价格;其次,从7 月1 日的中央财经委会议、7 月18 日发改委表示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7 月2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等可以看出反内卷政策力度可能偏强且持续;最后,从政策可能着力较强的行业来看,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等发改委重点提及的十大行业基本面改善预期可能较大。(2)当前部分周期行业估值仍有上升空间。
一是历史经验上,周期大行情中行业估值可上升至70%以上的历史分位的高水平。
二是当前来看,部分周期行业估值历史分位数仍在30%以下,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建议关注的行业:汽车、电新、化工、建筑、煤炭等行业可能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带来的基本面改善预期。剔除季节效应,在可比口径下,我们以CAPEX、库存、总资产周转率和净利率的分位数水平衡量行业的“内卷程度”,可以看到:一是一级行业上,汽车、电新、化工、建筑、煤炭等内卷程度较深;二是二级行业上,乘用车、工程咨询服务、汽车零部件、煤炭开采、种植业、光伏设备等内卷程度较深。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机构: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邓利军 日期:2025-07-25
当前周期板块大幅上涨的原因:政策导致基本面预期改善、部分行业估值较低等。
(1)反内卷政策导致周期行业基本面预期出现改善。一是2025 年7 月1 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释放出国家最高层“反内卷”的明确信号。二是7 月以来,反内卷政策推动相关行业基本面预期改善,相关的商品和股票价格因此出现明显上涨:首先,截至7 月24 日,碳酸锂、多晶硅、玻璃、焦煤、焦炭等商品期货价格分别上涨达22.3%、63.6%、28.4%、42.3%、21.9%;其次,截至7 月22 日,钢铁、煤炭、有色、基础化工、建筑材料、快递、电力设备等指数分别上涨达19.3%、8.7%、11.0%、7.2%、17.4%、2.7%、7.7%。(2)行情开启时部分周期行业估值较低:以2025 年7 月1 日收盘价计算,农林牧渔、有色金属、电力设备近十年来PE 分位数较低,分别为6%、23%、32%,而钢铁、建筑材料、煤炭PE 分位数相对偏高,分别为81%、72%、70%。
行情的持续性:反内卷政策力度较强,周期行情短期可能持续。(1)反内卷政策力度可能较强,相关周期行业基本面预期可能持续改善。一是复盘历史,2016 年和2020 年供给侧改革政策均是通过去产能提升产品价格,政策力度强、出清效果好的行业直接受益:首先,2016 年核心矛盾是产能严重过剩、库存高企、杠杆和成本过高,因此提出了“三去一降一补”的政策,核心是去产能、去杠杆,而2020年核心矛盾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足、要素市场化配置不够高效,因此提出了“双碳”等政策,核心是控能耗、去产能;其次,2016 年去产能主要通过总量压缩、环保等手段,2020 年去产能主要通过控制能耗等手段;最后,政策力度强、出清效果好的行业直接受益,如2016 年通过总量“硬指标”去产能的煤炭、钢铁、煤电和通过环保手段去产能的建材、有色金属、石化等,2020 年通过能耗控制去产能的煤炭、钢铁、煤电等以及政策鼓励的新能源等。二是当前来看,本轮反内卷政策力度可能较强,相关行业基本面预期可能持续改善:首先,当前的核心矛盾是不少行业无序竞争、内卷严重导致PPI 连续下行,因此当前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反内卷去产能、提价格;其次,从7 月1 日的中央财经委会议、7 月18 日发改委表示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7 月2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等可以看出反内卷政策力度可能偏强且持续;最后,从政策可能着力较强的行业来看,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等发改委重点提及的十大行业基本面改善预期可能较大。(2)当前部分周期行业估值仍有上升空间。
一是历史经验上,周期大行情中行业估值可上升至70%以上的历史分位的高水平。
二是当前来看,部分周期行业估值历史分位数仍在30%以下,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建议关注的行业:汽车、电新、化工、建筑、煤炭等行业可能受益于反内卷政策带来的基本面改善预期。剔除季节效应,在可比口径下,我们以CAPEX、库存、总资产周转率和净利率的分位数水平衡量行业的“内卷程度”,可以看到:一是一级行业上,汽车、电新、化工、建筑、煤炭等内卷程度较深;二是二级行业上,乘用车、工程咨询服务、汽车零部件、煤炭开采、种植业、光伏设备等内卷程度较深。
风险提示:历史经验未来不一定适用、政策超预期变化、经济修复不及预期。 机构:华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邓利军 日期:2025-07-25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