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反内卷提速,看好电新行业从“价格战”转向“技术战”
事件点评
无序“价格战”向有序“价值战”转型的序幕已拉开。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新能源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内卷式竞争”的挑战。自2024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及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2025年相关政策持续深化。6月29日,人民日报发布文章《在破除“内卷式”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点名光伏、储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内卷式”竞争。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与《求是》文章强调,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7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部署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工作。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8月23日。此举标志着中国在治理恶性价格竞争方面正式进入“法律+政策”双轨治理的新阶段。
风光产业链修复,锂电盈利底部明晰。光伏、风电等传统能源领域因产能过剩导致价格持续下跌,企业盈利承压甚至陷入亏损,随着“反内卷”政策的推进,行业自律机制逐步建立,部分企业通过减产、提价等方式改善经营状况。为破除“内卷式”竞争,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起集体减产30%,部分玻璃企业已开始实施窑炉堵口措施,预计7月国内光伏玻璃供应量将快速下滑,光伏玻璃产量将降至约45GW左右。锂电方面,工信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新国标出炉,有望加速落后产能出清,锂价在长期成本支撑以及短期供应扰动等因素影响下,有望走出底部区间,锂电行业盈利底部已逐渐明晰,中长期盈利修复可期。风电方面,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明阳智能、三一重能等12家国内主流风电整机企业共同签署《中国风电行业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自律公约》,提出要规范企业竞争行为,在“防内卷”政策推动下,风电机组大型化与成本优化路径清晰,具备大功率机型研发能力、海上工程总包经验的企业将凸显优势。
有望推动行业从“价格战”向“技术战”转型。政策层面通过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遏制非理性降价、产能无序扩张等行为,为企业腾出研发投入空间;市场需求方面则对高附加值技术产品的需求持续攀升,二者有望形成合力。光伏钙钛矿技术因其高效低成本的优势,成为技术革新的重点方向,2024年,极电光能全球首条GW级产线投产运行;协鑫光电大面积GW量产线已部分启用;杭州纤纳、仁烁光能等企业筹备GW级产线建设。不同于光伏宏观市场环境表现,钙钛矿光伏企业持续受资本关注,2024年全年至少有14家钙钛矿电池企业完成新一轮股权融资;海上风电方面,根据CWEA与GWEC近期发布的《海上风电回顾与展望2025》,预计到2025年,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将翻倍,到2027年将增至2024年的三倍,即从8GW增加到24GW。到2034年,预计将达到55GW,使海上风电在新增风电装机中的份额从目前的7%提高到约25%,中国、英国、韩国等国家在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位居前列;固态电池方面,产业进展持续超预期,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率先实现商业化应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升级换代。整体来看,反内卷政策为技术创新“松绑”,新兴领域的技术突破将重塑行业格局,具备核心研发能力与量产储备的企业,有望在新一轮增长中占据主导地位。
投资建议:近期密集出台的反内卷政策,有望推动电新行业摆脱“价格战”泥潭,转向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高质量发展赛道。建议重点关注具备“技术壁垒+成本优势”等优势的企业。建议关注:
光储:通威股份、协鑫科技、隆基绿能、爱旭股份、福斯特、福莱特、阳光电源、德业股份、昱能科技、金晶科技,海博思创等;
锂电: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欣旺达、国轩高科、厦钨新能、星源材质、璞泰来、天奈科技等;
风电:东方电缆、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大金重工、中际联合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产能出清节奏不及预期;技术研发进度低于预期。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