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前瞻:从地方两会看不一样的“开门红”

股票资讯 阅读:44 2025-02-09 10:16:07 评论:0

  本报告导读:

      从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来看,预计2025 年全国两会GDP 目标仍为“5%左右”,提高重点人群收入、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和促进服务消费方面将是促消费的主要抓手;投资方面则进一步体现经济大省挑大梁,基建节奏将在二季度好转;CPI 目标或将调整为 2%,但依旧不是刚性目标;产业政策关注“人工智能+”、物流与产业备份。

      投资要点:

      GDP目标:维持5.0%左右,经济大省挑大梁。

      地方两会的目标加权均值略高于5%,京沪两地的经济目标增速目标保持在“5%左右”。此外,要实现2035 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目标,要求“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速维持不低于5%的水平。另外,“5%左右”的经济目标与稳就业目标相匹配。

      经济大省挑大梁和内需政策加力提效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地方两会目标显示经济大省GDP 目标与上一年维持韧性,而其他省份多数下调;从抓手来看,外需对GDP 贡献的回落要求内需增量政策对冲。

      不一样的“开门红”:消费“含金量”上升,投资向大省集中:

      消费:提升消费倾向,优化消费体验。除以旧换新以外,提振消费的增量措施主要是通过提升三类群体的福利保障来提升消费倾向,和通过优化消费载体和要改善消费环境来优化消费体验。此外,各省促消费措施中服务消费是主要边际增量。

      投资:经济大省挑大梁的特征将更加显著,投资节奏相对后移。当前各地方工作重点可能在化债资金的分配和使用,且地方专项债自主审批权限扩大之后或优先推进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等项目,故导致实物工作量推后。预计基建实物工作量可能在二季度迎来好转。

      CPI:目标下调至2%,但仍非刚性目标。2025 年绝大多数省区市将CPI 目标从3%左右下调至2%左右,我们理解这代表各级政府对中期维度的通胀中枢下移的事后确认,并不意味着通胀将成为刚性目标。2023 年以来我国面临低通胀的物价环境,但每年两会的CPI目标仍维持在3%左右的表述,致使实际通胀水平与预期目标偏离较大,3%左右的通胀目标对预期的引导作用有所弱化。

      产业政策:关注“人工智能+”、物流与产业备份。

      各省重点提及的产业有三类:一是正在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如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二是提前布局的未来产业,如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等;三是有望实现改造升级的传统产业。值得注意的是,21 个省级单位将“人工智能+”其列入2025年重点工作的产业方向。

      半数以上省份提及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

      部分中西部省份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布局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产业备份(四川、贵州、宁夏、山西、湖南、江西)。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变化超预期,内部政策节奏后移。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汝南/刘姜枫/汪浩 日期:2025-02-09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