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香港房地产行业:新周期的曙光——拐点与复苏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11-27 20:23:42 评论:0

  把握非对称复苏的机遇。我们认为中国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将不只是单一事件,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且涵盖不同资产子板块。我们预计投资者将优先布局住宅板块的复苏;其次是优质零售资产;最后是核心写字楼。我们将行业评级由“同步”上调至“领先”。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实体市场正在回暖,我们预计深层次的内在价值有望释放。新鸿基地产(16HK)与领展房托(823HK)分别为我们住宅与商业物业的首选标的,我们预计两者未来1–2年有望受益于行业复苏与多重催化剂。

  多重因素驱动,预示市场拐点。经历多年调整后,一系列重要催化剂正在显效,显示市场拐点已至。我们认为以下变化是市场复苏的关键支撑:1)宏观不确定性的改善(尤其是降息);2)政策环境的重大宽松;3)基础需求驱动因素的回归,包括人口趋势变化。

  住宅板块有望反弹:我们预计持续的人口流入将继续推动住房需求,尤其是租赁需求。2025年租金水平预计上涨约3–5%,2026与2027年年均增长约3%。未来价格的关键催化剂包括正向净租金回报率与降息,这将提升用户购买力并刺激投资需求。我们预计住宅价格在2025/2026/2027年分别上涨3–5%/5%/5%。

  零售先行,其后是核心写字楼:在本地消费情绪企稳与入境旅客增加的支持下,我们认为零售板块正处于复苏轨道,尽管斜率较住宅温和。预计未来12个月核心地段零售租金温和增长,社区商场租金增长约3–5%。写字楼方面,过去18个月空置率已见顶,核心CBD连续八个季度录得正净吸纳量,我们预计2H25租金企稳,并为2026年反弹奠定基础。同时,随着持续降息,我们看到住户端投资需求强劲,或将有助于率先稳定零售与写字楼资产的资本价值。

  旅游复苏:量先于质。在政府持续举办活动吸引旅客下,访港旅客逐步回升,2025年前八个月达3,280万人,同比增加11.1%。月均旅客量达410万人,约为2019年水平的88%、2017–2019年平均水平的82.2%。预计全年旅客量可达4,900–5,000万人。值得注意的是,旅客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自由行群体逐渐超过高消费团体。我们认为这将推动住宿与餐饮等基本消费,而奢侈品零售受人均支出水平影响仍待进一步复苏。


交银国际证券 谢骐聪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