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时代的数据管理
数据要素时代的数据管理
伴随着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愈发重要,数据要素流动所带来的开放性与动态性问题为传统数据科学的理论与技术带来了新挑战和新要求
数据成为生产要素
2014
大数据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7
数字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2019年10月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增列为生产要素范畴,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要素并列
2020年4月
作为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改革部署,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也将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生成要素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一起写入中央文件中
2020年10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要素市场化配置”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而此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自标的建议》,也将“数据价值化”列为数字经济的新构成
2022年1月
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其中强调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并提出到2025年将初步建立数据要素市场体系
2022年12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关于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这份被称为“数据二十条”的文件引发了巨大关注,因为在这个我国首份专门针对数据要素的基础性文件中,提出了构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制度,初步形成我国数据基础制度的“四梁八柱”
2023年2月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布局了数字中国建设的“2522”整体框架,其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被作为“量大基础”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