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刚果金暂停钴出口,预计短期对钴价有所提振
事件
2025年2月22日,全球最大钴生产国刚果(金)暂停所有钴产品出口四个月,以应对全球钴市场供应过剩和价格持续低迷的局面。根据2月24日该国战略矿产市场监管局(ARECOMS)声明,此次禁令涵盖工业型、半工业型、小规模矿山及手抓矿产品,并计划在三个月后评估政策效果以决定是否调整。
事件发生背景
1、供应地位: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数据显示,2024年刚果(金)钴产量达22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76%,储量占全球55%。2、价格压力:供应过剩加剧,根据国际钴协会(Cobalt Institute)2024年年报数据,2024年全球钴过剩5万吨。根据USGS统计显示,2024年全球钴总产量达29万吨,其中刚果(金)产量22万吨(占比76%),印尼产量2.8万吨(占比9.7%)。再叠加三元电池需求放缓,价格持续走低。根据海有色金属网(SMM)数据,2024年底电解钴价跌至16.34万元/吨,较2022年高点下降61.8%
3、政策目标:刚果(金)拟通过减少短期供应推动价格回升,并计划在出口暂停期间协商引入出口配额制度,以长期稳定市场。
短期:供应扰动或催化价格反弹,但时滞效应显著
1、供需缺口预期:若禁令严格执行,刚果(金)2025年出口量或减少7万吨(占全球年供应量约24%)。
测算过程:Mysteel数据,2024年1-11月刚果(金)钴出货量为18.4万金属吨,预计全年出口量达20万金属吨,则月均出口量约为1.67万吨(20/12≈1.67)。若禁令严格执行,四个月出口量减少约6.67万吨(1.67×4≈6.67),取整后为7万吨。2024年全球钴总产量为29万吨(USGS数据),7万吨约占全球年供应量的24.1%(7/29≈24.1%)。
2、库存缓冲与运输周期:当前冶炼厂原料库存有限,但海运周期约70-80天(刚果(金)→中国),政策对供应的实质影响或延至7月显现。此外,部分企业提前储备的库存可能削弱短期价格反弹力度。
中长期:供需矛盾未解,政策效力存疑
1、需求端乏力:动力电池领域受磷酸铁锂替代冲击,三元锂电池需求增速放缓;3C电子需求亦无显著增长。
2、供应替代风险:印尼等新兴钴生产国2024年产量占比已达9.7%,若其产能加速释放,或部分抵消刚果(金)出口限制的影响。
3、技术变革压力:无钴电池研发(如固态电池)及钴回收技术普及,可能进一步削弱钴的长期需求。
产业链:影响分化,中国企业应对策略显现
1、上游企业:华友钴业、寒锐钴业等A股企业短期股价受情绪驱动上涨,但实际业务影响有限。洛阳钼业表示其在刚果(金)的TFM和KFM矿区生产正常,且印尼镍钴湿法项目可缓解供应风险。
2、下游企业:依赖进口钴原料的电池制造商面临成本上升压力,但可通过库存管理和多元化采购(如印尼镍钴资源)对冲风险。
投资建议
1、短期博弈政策红利。关注刚果(金)政策执行力度。若出口禁令严格实施且库存加速去化(据SMM数据,国内电解钴库存已降至2,800吨,环比降12%),钴价或进一步冲击20万元/吨,可阶段性布局钴矿龙头(如洛阳钼业、华友钴业)。
警惕冲高回落风险。考虑到海运周期(70-80天)及印尼替代产能(2025年预计释放1.5万吨,USGS预测),建议在2025年5月政策评估窗口前逐步兑现收益。
2、中长期布局结构性机会。中长期钴价仍取决于新能源需求增速与无钴技术替代节奏。可优选一体化企业,锁定印尼镍钴资源(如华友钴业印尼华越项目年产镍12万吨、钴1.5万吨)或布局回收技术的企业(如格林美2024年回收钴超5,000吨),对冲资源国政策风险。技术替代防御策略。增持高镍三元(单吨钴耗降低30%)及固态电池技术相关标的(如宁德时代、当升科技),规避低端钴需求萎缩风险。
风险提示
1、政策效果不及预期:若刚果(金)提前解除出口禁令或配额谈判失败(2024年该国财政赤字率达GDP的8.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钴价可能重回下行通道。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