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两会系列报告之一:政策总量篇:扩内需兴科创 稳发展惠民生

股票资讯 阅读:91 2025-03-13 12:21:55 评论:0

  事件:2025 年3 月5 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以下将上述会议与同期召开的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合称为“两会”)。我们对政府工作报告及多个关键部委参与的经济主题记者会中的重要政策表述进行梳理及分析。

      政策思路有稳有进,客观务实稳定预期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取向仍然与去年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保持一致,延续了“稳中求进”总基调,但同时在具体政策安排上,突破了传统范式,展现出创新与探索。一系列增长预期目标更多基于当下的国内外局势,综合统筹考虑了可实现性和可持续性。在宏观政策取向上,除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外,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

      我们认为,这体现了中央今年逐步转向更加注重扩大就业、促进居民增收减负、加强消费激励,以推动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从工作任务排序上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促内需置于十大工作任务之首,新质生产力发展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依然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提质增效

      财政政策作为实施“超常规逆周期调节”的重要抓手。一是本次在政府赤字安排上首次突破了长期以来被视为硬性约束的3%赤字率红线。二是支出强度显著增强,财政扩张明显加大,预算内新增政府债务规模共11.86 万亿元,占名义GDP 比重约为8.4%,较前一年提升2.9 万亿元。三是进一步增强地方自主财力,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四是财政支出聚焦“投资于人”,资金更多倾斜于保障民生。

      民生导向促消费,培育经济增长主动力

      促进内需尤其消费是今年一项系统推进且优先度极高的工程,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到“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当下,我们认为中央从两条主线统筹推进促进内需,一方面,通过财政资金对民生保障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项目边际倾斜,以及多部门共同实施提振消费的专项行动。另一方面,中央更加注重通过完善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和稳定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及消费预期,进而更可持续地促进内需。

      多部委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

      “科技”一度成为经济主题记者会频率最高的热点话题,发改委表示将从“资金、人才、生态”和加强财政、货币、产业、投资等领域政策协同,为科技创新提供稳定的政策支持。财政部、央行和中国证监会也分别从财政支出安排、货币政策工具以及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三个层面,阐明了未来对科技创新领域的支持政策。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中美关系恶化超预期,关税政策不确定性;俄乌局势恶化超预期。

机构: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汤静文/朱定豪/黄轩辕 日期:2025-03-13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