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研究专题:“防内卷”与“供给侧”有何异同?

股票资讯 阅读:2 2025-07-04 07:32:47 评论:0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间存在较多差异,不宜简单等同

    ①宏观背景的差异:整治“内卷式”竞争的宏观背景主要是国内经济下行、全球化竞争加剧。一方面,当前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突出。另一方面,全球化竞争加剧,发达国家对我国战略打压意图明显。相比之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期,内部我国经济经济了快速下行之后步入了阶段性企稳,外部全球经济稳步复苏、全球经贸环境较为宽松,尤其是还未涉及全球供应链竞争压力。

    ②行业范围的差异:整治“内卷式”竞争涉及行业范围远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内卷式”竞争涉及的行业范围广泛,行业既包括光伏、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也包括锂电、新能源车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兴产业。相比之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主要围绕产能过剩、盈利压力较大的传统行业展开,既不涉及新兴产业,也不涉及国际竞争。

    ③目标定位的差异: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目标在于我国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全方位提升。整治“内卷式”竞争最终的目标是全面提升我国经济与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主要包括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促进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员工权益保护与收入提升等。相比之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侧重于传统行业出清,从而带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④政策举措的差异:整治“内卷式”竞争政策举措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更加注重法制化、多样化。整治“内卷式”竞争不会采取简单的收储或者产能退出等方式推进,而是放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高度下统筹推进,采取公平竞争审查等法制化手段,并且政策举措较为多样(例如行业协会自律公约、强化行业标准引领等)。相比之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对象主要是上游行业的国有企业,在淘汰落后产能等产能调控中更多采用了行政命令手段。

    ⑤持续时间的差异:预计整治“内卷式”竞争的政策持续时间长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内卷式”竞争目标是全方位提升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涉及到长期制度性建设,预计持续时间较长。并且中央财经委研究聚焦的往往是经济领域中长期改革的大事。相比之下,事后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集中在2016-2017 年,持续时间相对偏短。

    整治“内卷式”竞争对市场短期仅是催化,不宜过度解读,长期确是支撑,但需观察与确认

    整治“内卷式”竞争对市场短期仅是催化,不宜过度解读,长期确是支撑,但需观察与确认。近期A 股上涨有多方面因素支撑,整治“内卷式”竞争是当前市场上行的催化因素之一。但整治“内卷式”竞争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较多区别,因而不宜简单的认为该政策能够在短期内就“复现”供给侧改革的效果,不宜过度解读。从长期角度看,整治“内卷式”竞争有利于改善相关行业的竞争格局,促进企业通过创新和提升效率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企业盈利能力,进而对股价形成坚实支撑。但考虑到政策落地需要一个过程,还需密切观察以及确认成效。

    风险提示

    政策解读存在偏差;市场学习效应超预期;行业政策变化超预期等。 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郑小霞/张运智 日期:2025-07-04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