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探市:如果美联储关键官员提前离职 如何交易?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18 09:02:56 评论:0
  特朗普威胁解雇美联储主席

      7 月16 日,特朗普表示将解雇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但随后予以否认1 2 。特朗普上任以来,多次向美联储施压,要求尽快降息。本质上,特朗普对美联储的不满在于后者未能通过货币宽松配合前者的“大财政”计划。“大美丽法案”于7 月4 日最终通过,CRFB预计未来10 年将增加联邦债务4.1 万亿美元,如果临时性减税条款被永久化,则增加债务5.5 万亿美元,预计特朗普2.0 任期内的赤字率可能维持在6.5%-7% 附近。短期,我们预计美国财政部于三季度净发行美债约1.2 万亿美元,恐带来流动性紧张。高利率下美债利息支出预计持续高速增长,化债与赤字压力使得特朗普希望货币政策持续宽松来配合财政主导,以减轻债务负担并刺激经济名义增长。在此背景下,特朗普与美联储在降息问题上矛盾日益突出。

      美国总统解雇美联储主席的规则机制

      美国总统解雇美联储主席的规则机制较为模糊。美联储主席与副主席由总统提名,需经参议院确认,任期4 年,但仅是主席职位的任期,其作为理事的任期仍为14 年。美联储理事会成员有相对清晰的“解雇标准”,1913 年《联邦储备法》第10 条规定,美联储理事可以 "由总统提前因故免职",但法律并未明确什么情况构成“因故”,同时也未指出总统是否有权解雇美联储主席。历任美联储主席中,有四位美联储主席因政治压力或政治妥协而主动辞职,但并未有被美国总统直接解雇的案例。2025 年5 月美国最高法院明确,美联储是“结构独特的准私人实体”,其独立性受特别保护,总统无权因政策分歧解雇主席3。

      无论美联储主席是否提前离任,美联储的独立性正在受到挑战。研究发现4,美联储往往会受到美国总统政治压力的影响。历史上,美国总统与美联储的接触频率及政治压力冲击均会对美联储政策产生影响,特别是在财政主导及双赤字愈发严重的60、70 年代,美联储独立性显著削弱。基于该研究,严格意义上的独立性基本存在于沃尔克和格林斯潘时期,彼时财政赤字趋势改善。当政治压力较大时,美联储往往倾向于容忍更高的通胀中枢。

      历史上的美联储独立性冲击

      第一次是在1933 年,为应对“大萧条”,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禁止黄金出口,并禁止财政部和金融机构将货币和存款兑换成金币和金锭,正式暂停金本位制,并将黄金价格从20.67 美元/盎司升至35 美元/盎司,美元贬值超40%。

      美联储丧失货币政策主导权,被迫配合财政扩张政策,独立性首次遭遇系统性削弱5 6。第二次是在1971 年,尼克松为在1972 年的总统竞选中成功连任,向时任美联储主席伯恩斯施压,希望其在1971 年降息,而同为共和党人的伯恩斯最终屈服。此外,1971 年8 月,尼克松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宣告战后全球货币的 “布雷顿森林体系”终结7。

      1980 年代以来,在沃克尔和格林斯潘的带领下,美联储重塑了美国货币政策的可信度,从而使得美国的通胀预期得到较好的锚定,是美国经济进入“大缓和”时代背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巧合的是,两次美国政府对美联储的直接干预,均在美国财政纪律松动的“大财政”期间,财政主导下,货币政策往往不得不配合财政政策。当前,出于化债压力,特朗普不断加码施压美联储,可能再度损害美联储独立性。无论美联储主席是否提前离任,我们预计特朗普2.0 将大概率采取财政主导和金融抑制,货币政策量价配合大财政,进而美元流动性将趋势性充裕。

      美联储主席提前离职的资产含义

      如果美联储主席提前离职,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利空美元,利好黄金,美债短端牛陡、中长端熊陡直至美联储重启扩表压制长端利率;受益于流动性周期有望提前重启,中短期可能利好股市估值。历史上,在1933 年3 月和1971 年8月事件后,美元走弱,黄金走强,标普500 中短期趋势上涨,美债收益率曲线陡峭化。权益方面,虽然具体节奏有所不同,但标普500 整体呈现前高后低,在1 年和2 年内,累计收益分别为72%和14%,35%和7%。美元方面,黄金价格上行,特别是1971 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黄金价格在1 年内上涨57%,2 年内上涨150%,相应的,美元指数2 年累计下跌18%。事件发生后,美债曲线均呈现陡峭化。

      而如果美联储主席正常完成当前任期,我们预计美国财政部在三季度净发行约1.2 万亿美元的美债,恐带来流动性紧张,最终仍有望倒逼美联储重启扩表与流动性周期,仍对美股和黄金形成利好,利空美元。我们预计,特朗普第二任期内,货币配合财政将常态化,美国流动性有望长期充裕。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峻栋/于文博/张文朗 日期:2025-07-1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