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开采行业周报:坚定看多煤炭:短期旺季煤价催化,中长期“反内卷”托底有望打开估值空间

股票资讯 阅读:4 2025-07-20 20:54:56 评论:0

  本期内容提要:

  动力煤价格方面:本周秦港价格周环比增加,产地大同价格周环比上涨。港口动力煤:截至7月19日,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山西产市场价634元/吨,周环比上涨10元/吨。产地动力煤:截至7月18日,陕西榆林动力块煤(Q6000)坑口价575元/吨,周环比下跌5.0元/吨;内蒙古东胜大块精煤车板价(Q5500)479元/吨,周环比上涨1.8元/吨;大同南郊粘煤坑口价(含税)(Q5500)520元/吨,周环比上涨30.0元/吨。国际动力煤离岸价:截至7月19日,纽卡斯尔NEWC5500大卡动力煤FOB现货价格66.5美元/吨,周环比上涨1.0美元/吨;ARA60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98.1美元/吨,周环比下跌8.3美元/吨;理查兹港动力煤FOB现货价67.6美元/吨,周环比上涨1.1美元/吨。

  炼焦煤价格方面:本周京唐港价格周环比增加,产地临汾价格周环比增加。港口炼焦煤:截至7月18日,京唐港山西产主焦煤库提价(含税)1420元/吨,周上涨110元/吨;连云港山西产主焦煤平仓价(含税)1504元/吨,周上涨130元/吨。产地炼焦煤:截至7月18日,临汾肥精煤车板价(含税)1320.0元/吨,周环比上涨110.0元/吨;兖州气精煤车板价850.0元/吨,周环比上涨30.0元/吨;邢台1/3焦精煤车板价1140.0元/吨,周环比上涨20.0元/吨。国际炼焦煤:截至7月18日,澳大利亚峰景煤矿硬焦煤中国到岸价187.1美元/吨,周环比下跌4.8美元/吨。

  动力煤矿井产能利用率周环比增加,炼焦煤矿井产能利用率周环比增加。截至7月18日,样本动力煤矿井产能利用率为94.6%,周环比增加0.9个百分点;样本炼焦煤矿井开工率为86.07%,周环比增加0.6个百分点。

  沿海八省日耗周环比增加,内陆十七省日耗周环比增加。沿海八省:截至7月17日,沿海八省煤炭库存较上周下降21.30万吨,周环比下降0.61%;日耗较上周上升27.10万吨/日,周环比增加12.62%;可用天数较上周下降2.00天。内陆十七省:截至7月17日,内陆十七省煤炭库存较上周下降80.00万吨,周环比下降0.90%;日耗较上周上升36.00万吨/日,周环比增加10.14%;可用天数较上周下降2.50天。

  化工耗煤周环比下降,钢铁高炉开工率周环比增加。化工周度耗煤:截至7月18日,化工周度耗煤较上周下降7.10万吨/日,周环比下降1.03%。高炉开工率:截至7月18日,全国高炉开工率83.5%,周环比增加0.31百分点。水泥开工率:截至7月18日,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为58.4%,周环比上涨1.0百分点。

  我们认为,当前正处在煤炭经济新一轮周期上行的初期,基本面、政策面共振,现阶段逢低配置煤炭板块正当时。本周基本面变化:供给方面,本周样本动力煤矿井产能利用率为94.6%(+0.9个百分点),样本炼焦煤矿井产能利用率为86.07%(+0.55个百分点)。需求方面,内陆17省日耗周环比上升36.00万吨/日(+10.14%),沿海8省日耗周环比上升27.10万吨/日(+12.62%)。非电需求方面,化工耗煤周环比下降7.10万吨/日(-1.03%);钢铁高炉开工率为83.46%(+0.31个百分点);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为58.36%(+0.97个百分点)。价格方面,本周秦港Q5500煤价收报634元/吨(+10元/吨);京唐港主焦煤价格收报1420元/吨(+110元/吨)。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短期旺季煤价仍有看涨区间。核心逻辑在于供需格局的阶段性错配,即,需求端,传统旺季不仅如期而至,且持续时间有望延长至8月底9月初,旺季需求韧性或超预期;供给端,产地受阅兵前安全环保强化约束,产能释放受限,难以实现持续环比提升,同时进口煤管控趋严进一步压制供给增量,导致整体供给弹性不足;叠加当前电厂和环渤海港口库存已恢复至往年同期水平,支撑旺季煤价上行。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三季度铁水我们预计维持高位运行,对焦煤需求形成强支撑,相较于动力煤,焦煤在需求刚性释放和供给约束较强下,价格弹性将更为显著。另一方面,中长期视角下,煤炭板块的看多逻辑可从政策导向、行业基本面及价值重塑三个维度形成闭环:一是,“反内卷”政策的加速落地,对煤炭行业的影响将更为直接且深刻。这一逻辑的起点,在于明确当前行业格局与2016年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差异:2016年的改革针对的是煤炭行业“绝对过剩”——彼时全行业大范围亏损、产能严重冗余,改革核心是去产能;而当前所谓的“阶段性过剩”,实则是特殊背景下的短期失衡,由近几年国内连续的保供政策叠加进口超预期增量共同导致,但这并非产能绝对过剩。更关键的是,当前煤价下行已引发超半数企业亏损,这种“产能未过剩却行业亏损”的状态本身就违背健康发展逻辑,也使得政策对行业的管控约束具备更强必要性——通过规范供给节奏、平衡供需、稳定价格,修复行业盈利生态和投资预期。二是,从“反内卷”政策的核心目标来看,其本质是通过稳定核心领域价格,推动经济正向循环。而煤炭作为产业链最上游的基础能源与工业原料,其价格直接决定电价、钢价等中游核心产品的成本底座。若煤价持续低迷,不仅会压制上游行业活力,更会通过成本传导加剧中下游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反之,稳定煤炭价格至合理区间,既能为中下游产业提供可预期的成本锚点,又能避免上游全行业亏损,正是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抓手。因此,政策层面存在明确动力推动煤价止跌企稳。三是,在此背景下,煤炭价格有望逐步回升至“合理中枢”—

  即既能覆盖多数企业成本、仅维持小部分低效产能亏损的水平。这一价格区间的形成,将有望改变当前行业“量增价跌、越产越亏”的内卷困境,推动煤炭企业盈利进入长期稳定通道,具体表现在:优质煤企的业绩波动性降低,分红能力与持续性增强,“红利资产”属性得以凸显;与此同时盈利稳定性的提升将重塑市场对煤炭板块的价值认知,打破“周期品短期博弈”的传统定位,为估值修复提供更长久的时间窗口与空间弹性。综上,政策驱动下的供需再平衡、煤价向合理中枢的回归、企业盈利稳定性的增强,共同构成中长期煤炭板块估值修复的完整逻辑链,有望支撑板块持续走强。煤炭配置核心观点:当下,我们信达能源团队一直提出的煤炭产能短缺的底层投资逻辑未变(短期供需基本平衡,中长期仍存缺口)、煤价底部确立并中枢站上新平台的趋势未变、优质煤企高盈利&高现金流&高ROE&高分红的核心资产属性未变(ROE为10-20%,股息率>5%,新增中期分红)、以及煤炭资产相对低估且估值整体性仍有望提升的判断未变(一级矿权市场高溢价,多数公司PB约1倍),且公募基金煤炭持仓处于低配状态。基于此,煤炭板块配置策略不可忽视红利特性,又要把握顺周期弹性。即,煤炭板块向下回调有高股息边际支撑,向上弹性有后续煤价上涨预期催化,叠加伴随煤价底部确认有望带来估值重塑且具有较大提升空间,煤炭资产仍是具有性价比、高胜率和高赔率资产。当前,煤炭板块迎来较大回调,再次出现较高性价比的底部机会,反观煤炭企业不断实施增持、回购彰显发展信心。我们继续坚定看多煤炭,再度提示逢低配置。总体上,能源大通胀背景下,我们认为未来3-5年煤炭供需偏紧的格局仍未改变,优质煤炭企业依然具有高壁垒、高现金、高分红、高股息的属性,叠加煤价筑底推动板块估值重塑,板块投资攻守兼备且具有高性价比,短期板块回调后已凸显出较高的投资价值,再度建议重点关注现阶段煤炭的配置机遇。

  投资建议:结合我们对能源产能周期的研判,煤炭供给瓶颈约束有望持续至“十五五”,仍需新规划建设一批优质产能以保障我国中长期能源煤炭需求。在煤炭布局加速西移、资源费与吨煤投资大幅提升背景下,国内经济开发刚性成本和国外进口煤成本的抬升均有望支撑煤价中枢保持高位。当前,煤炭板块仍属高业绩、高现金、高分红资产,行业仍具高景气、长周期、高壁垒特征,叠加宏观经济底部向好,央企市值管理新规落地,煤炭央国企资产注入工作已然开启,以及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愈加凸显优质煤炭公司盈利与成长的高确定性。煤炭板块向下调整有高股息安全边际支撑,向上弹性有后续煤价上涨预期催化,我们继续全面看多“或跃在渊”的煤炭板块。自上而下重点关注:一是经营稳定、业绩稳健的中国神华、陕西煤业、中煤能源、新集能源;二是前期超跌、弹性较大的兖矿能源、电投能源、广汇能源、晋控煤业、山煤国际、甘肃能化等;三是全球资源特殊稀缺的优质冶金煤公司淮北矿业、平煤股份、潞安环能、山西焦煤、盘江股份等;同时建议关注兖煤澳大利亚、天地科技、兰花科创、上海能源、天玛智控等。

  风险因素:重点公司发生煤矿安全生产事故;下游用能用电部门继续较大规模限产;宏观经济超预期下滑。


信达证券 左前明,高升,李睿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