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研究报告:否极泰来
股票资讯
阅读:3
2025-07-28 09:14:56
评论:0
市场债基久期或普遍回到相对安全的位置
资金利率抬升、风险偏好转强、赎回规模放大,“三座大山”成为过去一周债市大幅调整的直接导火索。不过究其背后的底层原因,或是5-6 月期间,市场基于震荡下行的判断,抢跑久期行情,中长债基久期不断突破前期高点。目前市场债基久期或普遍回到相对安全的位置,我们借助近期曲线平行移动的特点,大体估算债基久期的及时变化。从结果来看,利率债基、信用债基、金融债基久期中枢分别降至3.47、1.24、1.49 年水平,其中利率债基较此前5.5 年+的久期高点呈现明显回落。
资金面、机构行为和风险偏好,影响未来债市的三大因素
首先在资金方面,近期银行体系净融出规模显著下滑,由7 月上旬的4 万亿元+持续降至25 日的不到3 万亿元,引发债市担忧。资金供给短缺的潜在原因,或是今年6 月起,银行端的居民、企业存款均出现显著的活期化特征,提现难度较低,叠加近期权益资产表现过于亮眼,银行或增加储备资金,应对后续可能的“银转证”需求。不过,央行明确的呵护态度或是资金面回稳的保障。下周正式经历跨月挑战,预计央行仍会继续保持资金面平稳,这有利于中短端和信用债修复。
其次在机构行为方面,过去一周中,基金负债端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21-25 日纯债基金净申购指数分别为-10.1、-7.8、-16.6、-29.2、-6.2,周三及周四赎回压力较大,且赎回机构主要为理财系,不过随着周五央行呵护资金面的意图显现,基金赎回压力明显缓解。同时,结合理财的行为及规模来看,当前理财负债端的流动性管理压力或不大,赎回主要是机构层面的防御行为。
最后则是风险偏好的问题。7 月初以来,随着“反内卷”投资逻辑持续发酵,商品行情卷出新高度,部分热门商品价格在资金推动下,开始朝着无序上涨方向发展。然而,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可能也不是政策本意。2 5日夜盘,伴随交易所的焦煤新规落地,焦煤与焦炭几近跌停,或意味着商品市场单边上行最强烈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
不过部分投资者仍担忧,若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拉动PPI 等通胀指标显著回升,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债市调整?对此,我们倾向于可以对标2021 年的债市行情。在PPI 同比高位的背景下,2021 年7 月7 日国常会上超预期提及降准。并且在中下游企业难承高价的背景下,监管政策介入要求煤价回归合理区间,脱离经济基本面的商品市场泡沫破灭。
债市或已扛过最难时刻
综合资金面、赎回压力、风险偏好,债市可能已经扛过了最难的时候。
与此同时,中美谈判和7 月政治局会议的不确定性都将月底陆续落地,模糊不清的时候最有利于风险偏好抬升,而未知变量逐渐清晰的时候,风险偏好或短期降温,股市在高位,可能也有回调压力。
接下来,资金面在央行呵护及月初季节性宽松的带动下,或更容易修复,调整之后有性价比的票息品种可能受益。而市场风险偏好,或者说股市的上涨预期,可能较难彻底熄灭,所以久期品种会迎来短期修复,但之后或仍有波折。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07-27
资金利率抬升、风险偏好转强、赎回规模放大,“三座大山”成为过去一周债市大幅调整的直接导火索。不过究其背后的底层原因,或是5-6 月期间,市场基于震荡下行的判断,抢跑久期行情,中长债基久期不断突破前期高点。目前市场债基久期或普遍回到相对安全的位置,我们借助近期曲线平行移动的特点,大体估算债基久期的及时变化。从结果来看,利率债基、信用债基、金融债基久期中枢分别降至3.47、1.24、1.49 年水平,其中利率债基较此前5.5 年+的久期高点呈现明显回落。
资金面、机构行为和风险偏好,影响未来债市的三大因素
首先在资金方面,近期银行体系净融出规模显著下滑,由7 月上旬的4 万亿元+持续降至25 日的不到3 万亿元,引发债市担忧。资金供给短缺的潜在原因,或是今年6 月起,银行端的居民、企业存款均出现显著的活期化特征,提现难度较低,叠加近期权益资产表现过于亮眼,银行或增加储备资金,应对后续可能的“银转证”需求。不过,央行明确的呵护态度或是资金面回稳的保障。下周正式经历跨月挑战,预计央行仍会继续保持资金面平稳,这有利于中短端和信用债修复。
其次在机构行为方面,过去一周中,基金负债端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根据第三方机构统计数据,21-25 日纯债基金净申购指数分别为-10.1、-7.8、-16.6、-29.2、-6.2,周三及周四赎回压力较大,且赎回机构主要为理财系,不过随着周五央行呵护资金面的意图显现,基金赎回压力明显缓解。同时,结合理财的行为及规模来看,当前理财负债端的流动性管理压力或不大,赎回主要是机构层面的防御行为。
最后则是风险偏好的问题。7 月初以来,随着“反内卷”投资逻辑持续发酵,商品行情卷出新高度,部分热门商品价格在资金推动下,开始朝着无序上涨方向发展。然而,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可能也不是政策本意。2 5日夜盘,伴随交易所的焦煤新规落地,焦煤与焦炭几近跌停,或意味着商品市场单边上行最强烈的阶段可能已经过去。
不过部分投资者仍担忧,若商品价格持续上涨,拉动PPI 等通胀指标显著回升,是否会进一步加剧债市调整?对此,我们倾向于可以对标2021 年的债市行情。在PPI 同比高位的背景下,2021 年7 月7 日国常会上超预期提及降准。并且在中下游企业难承高价的背景下,监管政策介入要求煤价回归合理区间,脱离经济基本面的商品市场泡沫破灭。
债市或已扛过最难时刻
综合资金面、赎回压力、风险偏好,债市可能已经扛过了最难的时候。
与此同时,中美谈判和7 月政治局会议的不确定性都将月底陆续落地,模糊不清的时候最有利于风险偏好抬升,而未知变量逐渐清晰的时候,风险偏好或短期降温,股市在高位,可能也有回调压力。
接下来,资金面在央行呵护及月初季节性宽松的带动下,或更容易修复,调整之后有性价比的票息品种可能受益。而市场风险偏好,或者说股市的上涨预期,可能较难彻底熄灭,所以久期品种会迎来短期修复,但之后或仍有波折。
风险提示
货币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流动性出现超预期变化。财政政策出现超预期调整。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郁/谢瑞鸿 日期:2025-07-27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