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的落地性-以杰克股份与纺织服装场景为例
本周关注:巨星科技、浙江鼎力、杰克股份、欧圣电气
无人纺织服装行业存在可行性:1)传统纺织业面临劳动力资源不足与人工成本高昂的双重难题。成本压力上,2023年中国纺织业成本结构中,直接人工占比超过5%,居各种成本的第二位。根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调研了解,企业不断提高工资仍无法招到可持续工作的年轻工人,缺工问题已影响到企业正常运营;00后求职者中,仅0.7%愿考虑纺织岗位,年轻劳动力断层现象明显。2)传统纺织业的流程工序主要分为裁剪、缝制、后整理,其中缝制工人占比约90%。
缝纫工序中,平缝以直线缝制为主,动作轨迹规则,无需复杂三维操作,适合机器人编程实现,目前平缝机器人(如杰克“快反王”)已能自动调整针距、线张力,提供了案例支撑。3)杰克为代表的公司已经开始在无人纺织服装布局。2024
年,高端AI缝纫机原型样机成功落地,“杰克1号”人形机器人、无人模板机等“机器人+AI人工智能+缝制机械”多技术融合的智能高端产品初具雏杰克股份顺应AI人工智能及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趋势,计划于2025年下半年正式发布高端AI智能缝纫机,并初步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发布人形机器人。
纺织服装环节的人形机器人有望在2028/2030/2035/2040年达到6/11/26/89万台。全球总缝纫工人约为5000万人,我们假设平缝包缝比例为3:1。初期阶段参考工业机器人密度提升状况,假设2028年销售比率达到0.1%,2030年达到0.3%,2035年达到0.7%;中期参考酒店服务机器人场景,假设2040年销售比率达到3.1%;后期终局阶段参考汽车焊接场景,假设未来年销售比率达到16%。由此计算,假设2028/2030/2035/2040年机器人的效率达到工人的30/50/50/65%,带来回本周期降低至4.0/2.4/2.0/1.5年。在此情形下,2028/2030/2035/2040年对应销售机器人6/11/26/89万台,对应市场空间75/135/263/894亿元。和原来使用人工相比节省了4/29/79/402亿元。而考虑到后期终局阶段,具身智能技术已充分收敛,假设最后机器人效率达到
80%(审慎假设,与真人100%效率相比还是会有一定折扣),按5年折旧计算,每年更新销售的机器人375万台,可以节省的总工资支出为2400亿元。
以Pi0、DYNA-1和特斯拉世界模型为具身智能模型代表,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四方面:1)算法上,三者均处理多模态信息。Pi0与特斯拉采用transformer架构,但Pi0以VLM为骨干转化输入为统一token序列,DYNA-1基于强化学习用可扩展奖励模型,特斯拉经占用网络改进可预测三维空间体素占据情况;决策层Pi0用条件流匹配建模连续动作,特斯拉通过模拟驾驶训练决策。2)训练方式上,三者均有专业场景训练。Pi0预训练含泛化训练,DYNA-1无专门泛化训练,特斯拉世界模型训练不涉及具身AI动作。3)数据来源上,特斯拉通用世界模型与Pi0预训练用开源数据,DYNA-1数据来自机器人自主执行任务及运行中生成的新数据,特斯拉Optimus用第一人称数据。4)泛化能力上,Pi0较强可应对多任务,DYNA-1较弱针对同一或相似任务的不同环境,特斯拉限于驾驶场景的特定地点通用方法。
投资建议:1)关注无人纺织领域的领头公司:杰克股份;2)应用场景的跑通,会使得整个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同步受益,关注机器人零部件产业链的核心公司,如减速器、丝杆、传感器、灵巧手等核心硬件。
风险提示:具身智能算法技术发展不及预期,纺织场景机器人存在场景需求错配风险。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