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小巨人引领 “小市值、高研发、高成长”的超额收益新引擎

股票资讯 阅读:7 2025-08-09 09:06:37 评论:0
  北交所迎来第2 个指数“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创新属性优良+成长性突出

    2025 年6 月30 日,继北证50 作为北交所首个代表性的宽基指数后,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正式发布,北交所迎来“双指数时代”。就两个指数区别看:从成分股行业看,北证专精特新在高端制造以及TMT 行业企业数量占比分别高于北证50在14pcts 和4pcts。从市值和市盈率来看,北证专精特新成分股市值整体较小,市盈率高于北证50,截至2025 年8 月1 日,北证50 和北证专精特新市值均值分别是61.95 亿元和47.11 亿元,市盈率TTM 分别是47.92X 和67.81X。从利润规模来看,北证专精特新成分营收和利润规模较小,2024 年北证50 和北证专精特的平均营收分别为15.34 亿元和6.37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691.43 万元和6302.45 万元。北证专精特新成分股相较于北证50 具备业绩高成长性,2021-2024北证专精特新的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达11.98%和3.11%,整体高于北证50 的6.19%和-8.83%。从盈利能力来看,北证专精特新成分股盈利能力较强,2024年北证专精特新毛利率、归母净利率以及Roe 分别为26.14%、9.90%、10.12%;均高于北证50。从研发能力来看,北证专精特新成分股创新属性强,2021-2025Q1北证专精特新的研发费用率在5.39-5.80%之间,均值为5.69%,整体高出北证50均值4.18%的1.50pcts。

      三大交易所发布专精特新指数,北证专精特新聚焦高端制造业+高收益率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布专精特新指数,6 只专精特新指数构建梯度培育新格局。

      收益率来看,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收益达44.11%,整体表现优于其他5 只专精特新指数。从下游行业来看,北证专精特新指数主要聚焦工业、信息技术和材料,工业和材料行业企业数量占比为39.97%和15.13%均高于其他5 只专精特新指数。换手率方面,截至2025 年8 月1 日,2025 年北证专精特新、专精特新100、沪专精特新、科创专精特新、深小巨人、创业板专精特新换手率分别为5.92%、3.08%、2.56%、2.40%、4.46%、4.99%。从市盈率和市值角度来看,北证专精特新具备小市值属性,平均市值均低于其他专精特新指数,市盈率偏低,仅高于深小巨人指数。分红情况来看,北证专精特新股息率整体高于其余专精特新指数。

      北证50 指数基金破113 亿,指数化投资有望推动北交所生态重构

    我国股票EFT 市场发展迅速,个人投资者对ETF 的接受度和参与度也在不断提高,2015-2024 年个人持有股票ETF 份额由77.62 亿份增长至7427.81 亿份,持有份额占比也从13.34%提高至37.67%。截至2025 年8 月1 日,2025 年北证50指数基金规模和跟踪产品数量分别为113.22 亿元和59 只,根据基金发行公告预计有5 支北证50 指数基金或有望在2025 年入市。我们认为北交所指数化投资来临有望推动北交所从流动性改善到生态重构,同时加快北交所企业“出圈”速度,部分高稀缺+高成长性企业可能迎来估值重塑,并且望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投资工具,降低散户参与高技术门槛企业的风险,推动投资者结构机构化。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达预期风险、数据统计误差风险、宏观环境风险。 机构: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诸海滨 日期:2025-08-08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声明

本站内容源自互联网,如有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相关内容。 本站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站内链接均来自开放网络,本站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由此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均与本站无关,请自行识别判断,谨慎投资。